同时,为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还单列专项资金100万元,从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临床专业选拔了18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主治医师,参加省卫生厅、财政厅组织的中医技术骨干专项培训。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并落实了中央预算内项目补助资金630万元;被推荐为受省人事厅、卫生厅联合表彰的“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
短短10年,从“边缘”到“聚焦”,日照市中医院以独树一帜的方式实践着什么叫“后发优势”,迅速与美国、以色列、韩国等国际一流医疗机构、医疗企业、医疗研究机构展开了紧密的合作与交流,这些交流使市中医院医院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与国际尖端医疗理论、技术与设备保持同步。同时,在与这些一流机构的合作中,这些机构对合作者往往也会提出很多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正是这些接触与交流促使市中医院不断提升自己的软硬件水平,在医疗水平、医疗服务规范、医疗学术建设上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四两拨千斤”!
医院文化,如同人的灵魂。没有健康的灵魂,就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健康的文化,就不会成为一个完善的医院。特别是对一家新建医院来说,医院文化包含并决定着医院形象。因此,如何既继承“公立医院”的优良传统,又吸取“民营医院”的创新思维,尤其在最敏感的医患之间,建立一种融洽的鱼水关系,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日照市中医院10年间兢兢业业地实践着---
医乃仁术 良医修身
“学医不难,学成良医则不易”,谈起医护人员的基础修养,杨淑光院长熟谂地引用了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奠基人、首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英恺教授的左右铭。
杨院长解释:“良医”与“名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一个大夫心中,区分清楚这两者并作为不同的追求,体现了两种世界观。
医院积极探索,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2007年,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综合服务台”,并在放射科和特检科建立了“文明服务”示范窗口,通过一个阶段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群众满意度有很大提高。为在全院推广“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打造医院服务品牌,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院已建立文明服务示范窗口5个,提高了窗口科室的服务效率,方便了就诊患者,打出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在日照市中医院,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2007年11月16日上午,一位车祸重伤的女性流浪者被送到市中医院急诊科,患者急需手术,却是个“三无病人”,看岁数也年过半百,特事特办,手术很成功。
可患者病情稳定后,一件挠头事来了:患者有轻度精神错乱,仅知道自己叫张某某,根本说不出家庭地址。惟一的线索是──“山东口音”。
这是一次大海捞针!骨二科主任荆兆峰和全科医护人员值班给买饭打菜喂水,买来饼干作零食,瞧她心情好时见缝插针聊天,患者虽断断续续的说了几个地名,但都不能连成一个有效的地址,荆兆峰通过百度搜索,也未找到点滴结果。
终于有一天,患者神志稍有清醒时,荆兆峰问她:“大娘,平日里都赶什么集啊?”“乔官”,喝了一口水,老人嘴里蹦出俩字。
百度,乔官,回车,搜索,下翻……荆兆峰结合以前积攒的“信息”,在300多个搜索结果中基本认定是潍坊市昌乐县乔官镇。
经院领导同意,荆兆峰马上赶到昌乐,当地公安闻听此事深为感动,全力配合,果然找到了张某某的家。
当见到患者的儿子,说明来意时,这位中年汉子当场失声痛哭:为了寻找走失的老娘,他们全家找了整整13年!
原来张某某有4个儿子,1994年大儿子不幸因车祸死亡,因受不住老年丧子的悲痛,她精神失常,于当年6月5日离家出走。13年来,家人从未放弃寻找的努力,她的丈夫还因为思念走失的老伴,哭瞎了双眼。
患者的儿子立即跟着荆兆峰来到日照市中医院,当老人看到儿子站在面前时,一口叫出了他的小名──母子连心!
母亲老泪纵横,儿子泣不成声,在抱头痛哭之后,患者的儿子扑通给荆兆峰和医护人员跪下。
对中国人来说,跪天跪地跪父母,那是天经地义,当他给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跪下时,这一跪,包含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恩之情。
10年悬壸济世,在市中医院类似的善举比比皆是:
2005年12月30日,莒县刘某某、周某母子在市中医院做换肾手术,医院免去了他们45000元的医疗费,仅中层以上干部就捐款13000元。
2006年4月26日,一位弱智妇女怀抱产后不足两天的婴儿横卧街头,110民警把她送到市中医院后,院里马上对母子进行了联合检查,护士们买来牛奶给婴儿喂食,产科送来衣物给婴儿穿上,崭新的毛毯把婴儿裹了起来……孩子的笑容,让这位弱智母亲爽朗地笑了。
同年12月15日,一个出生仅十几天的男婴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被父母遗弃,当送到市中医院时,全身冻得发紫,伴着高烧。医院立即进行了全院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并依法与社会福利院联系……
首任院长仕金让曾如此撰文:“医学是有灵魂的人的事业,医术和医德是医者的灵魂”。
新任院长杨淑光这样理解:“医者,不仅是技术,更是仁术,要时常扪心自问,我们还爱病人吗,还能感受病人的痛苦吗,还愿意与病人多交流吗,还从心底里想帮助病人吗?”
这每一句都是大实话,可也正是这些大实话道出了一种境界!
一个手术,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病人的身体切开,手术是好做了,可病人的痛苦要增加多少?能不能让一些按照传统的方法要开刀的手术在不破坏身体组织的情况下进行?先进的手术,离不开先进的设备!10年来,日照市中医院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高科技医疗项目发展策略,勒紧腰带,在高科技的设备上寻找突破口──
瞄准一流 精品医院
正如许多老日照人所了解的,由于种种原因,市中医院的筹建历经波折,数年未成。首任院长仕金让受命时,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不足,但即是如此,他们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采用投资、合作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想方设法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尽快装备了CT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让“大医”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并从此形成“院规”:只要是诊疗部门认为需要的设备,即便是几百万、几千万的设备投资,也在所不惜。
有此为证:仅“西迁”后,市中医院在医疗设备上的投资就高达7000多万元。而在整个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各级财政共投入600万元。
尤为高明的是,10年间,他们曾多次召开“设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
2005年,市中医院引进了山东省第一台美国工GE公司的永磁0.35T磁共振,并专门举办正式启用揭牌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中医药大学前来祝贺。
2006年,山东省第二台、日照市最先进的大型血管造影机落户市中医院。
2007年,引进了价值1000多万元的国际最先进的德国西门子全数字直线加速器,可以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适形调强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