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星期五,还剩一下午!”大家都说周末好。可是,有些人却高高举起反对牌。
他们就像患上了定期发作的疾病,一到周末,整个人就变得没精打采,头昏脑涨。在他们看来,黑色的不是星期一,而是每周离开办公室的那两天。
原来,他们感染了正在城市里悄悄蔓延的新型病毒——“周末恐惧症”。
“人家泡吧,我泡办公室”
一晃又是周五下午了。
看着身边的同事们吃过午饭后就开始“蠢蠢欲动”,方小可也没太多心思在工作上。她窝在自己的座位上幻想泡沫剧里的场景——周末大家都有什么精彩的安排呢?是和老朋友聚会,拉男朋友逛街,还是陪着可爱的孩子踏青郊游?唉,反正肯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一个人躺在租来的房间里,傻傻地看着天花板发呆。
没错,对于方小可来说,周末是她最难熬的日子。
平日里,她的工作得心应手,没事就和同事们一起嘻嘻哈哈,时针总是跑得飞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到了晚上,习惯最后一个下班的她,到家也就10点多钟了,洗洗涮涮之后,就等着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开始。
怕就怕周末。她方小可孤家寡人一个,真想找个人陪陪,又不好意思跟同事张嘴。毕竟,人家都有家有业,都特别宝贝那点儿私人时间,自己怎么好意思占用?
找其他人?说来容易。同住一楼的都是除了睡觉几乎不进家门的同类,大半年了,小可都不知道对门住的是男是女。再不成,难道真的去见网友啊?算了吧,先不说她这只有二两肉的身子骨,根本不敢随便冒险见人,何况,她也实在提不起这个兴致——早就不是那种闲来无事还做梦的年纪了。
沦落到现在这个惨兮兮的地步,方小可也挺后悔的。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只为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愣生生一个人跑到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多好,或者哪怕回老家也行啊——反正无论如何都不会像现在这样,除了办公室的同事和楼下出租DVD的老板娘之外,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如今,小可经常感慨“还是办公室好啊”,恨不得可以每天24小时赖下去。这里的确很不错,有永远定在舒适的25℃的中央空调,随时打个电话就会送到的热乎乎的外卖,还有零零散散养在窗台、书桌和走廊上的绿色植物。所有这一切,全都比她住的那个四面白墙的小房间更温暖更有味道。
于是,她习惯了把自己的那块格子当做“窝”,有事没事都趴在那里,甚至周末也是如此。在她看来,办公室不仅是用来工作的,还可以用来看书、发呆、写日记。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叫“泡办公室”,是工作和私人生活的有机结合。
算算上一次离开这里超过72小时,已经是去年冬天的事情了。那还是因为周围的同事们的强烈抗议,得了重感冒的她才不得不回家散播细菌。
有时,方小可也会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纯属活该,刚好应了当初被她遗留在那个城市的男友的一句话。她还记得,当时,那个绝望的男孩最后说:“小可,现在你为了事业毫不犹豫抛开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怀念它们的!”
“借我一个理由不用回家”
周五下午4点半,老板临时宣布有任务要突击。老李和新人小于同时高声应答,愿意周末来公司加班。于是,第二天,两个劳动模范一起奋斗在办公桌前。
说实话,老李有点儿想不通——这小于年纪轻轻一个人,家里没有整天唠叨不停的老婆,也不用接待上门告状的老师,干吗大周末不给自己放个假,跑到这里卖苦力?
想想自己当初光棍一条时的好日子,老李终于忍不住开腔了:“小子,就咱们公司这点儿加班费,至于这么卖命吗?!还不趁着不用养儿子,抓紧时间让自己好好玩玩?不然,等你将来有了老婆孩子,再来加班也不迟啊!”
“咳,您知道什么呀?”小于转过身来,一脸的享乐主义,“现在,不管谁给我一个不用回家的理由,我都得三拜九叩,感恩戴德。更何况是‘加班’这么名正言顺的好事呢!”老李不知道,让小于抢着加班的理由,也是老婆孩子——只不过他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老婆孩子。
要说起谈恋爱这件事,小于就烦得要命。他一直想不明白,他爸妈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思维方式怎么就这么奇怪?当初上学的时候,小于的父母总担心影响宝贝儿子的学业,坚决不允许他谈恋爱。害得小于每次给女朋友打电话,都要跑到街上打公用,要不就得厚着脸皮借哥们儿的手机自己充值使。
可等到毕业了,工作了,校园恋爱over了,小于自己想好好过过单身生活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了,一夜之间,给他找个女朋友又升级成为他们全家的头等大事。听着爸妈一天到晚的念叨——单身的好女孩越来越少了,还不赶紧找一个定下来,也让我们老两口在家享享带孙子的福气——小于只好一下班到家就往电脑前跑,挂上耳机装听不见。
这阵子更是过分,他们甚至招呼也没打一声,直接安排他周末相亲,这让小于实在受不了。有几次他差点儿就要喊出声——我又不是装着“off/on”开关的机器人,难道能一个按钮按下去,前一秒钟还与感情绝缘,下一刻钟就能热情澎湃不顾死活地跳入甜蜜漩涡?
但是,烦归烦,厌归厌。现实中,小于还是不敢跟亲爱的老爸老妈发生任何正面冲突,最多就是吃相亲饭时故意捡最便宜的菜点。所以,这些日子,一到星期五,他就像暑假即将结束的中学生,抑郁得不得了。这次好不容易有个加班的机会,他能不紧紧抓牢,让自己放个假吗?
幸好还有工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借口
不愿过周末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周末的日子不开心,尽管每个人的具体原因都不一样。
其实,他们的问题谁都看得明白——不过是“逃”到“工作”这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之中,才好继续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除了方小可和小于,生活中爱用这个小把戏的人还真不少:有人因为对配偶失望至极,就用每天加班来避免争吵的发生;还有人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中,自己申请单位的进修计划,实际上还是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所以说,幸好还有工作啊,不然我们只能勇敢面对了!如今,职业第一,生活第二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潜规则,每当我们用“工作”取代生活中的其他事项时,自己都会首先感到理直气壮、底气十足。其实,这种逻辑其实早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构建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了。
“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是问题。”现在刚刚进入工作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不熟悉这句至理名言的。我们这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学习(本质上也就是那个阶段的工作)无疑就是生命的核心意义。一好则百好,至于什么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琐碎小事,则全都可以划归二线,不值得费心劳神。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们大家都染上了一种不太好的习惯——只把工作中的事情认真对待,而对其他问题都一概提不起重视,懒得花心思打理。如果老板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把谁骂了一顿,他会一连几天吃不好饭,非得琢磨出个应对的办法不可。但如果是因为生活中的小问题(其实不一定是“小”问题),比如孤单、无聊,或者与家人的关系紧张,很多人却不认为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大不了蒙头睡上一觉,第二天也就好了。
但事情没解决,怎么会变好呢?不过是第二天大家都要赶着上班,谁也没空多想了。因此,对于有些人来说,职场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地方。他们通过日渐熟练的职业技能,拼搏在办公室的十几个平方米之内,尽可能地从工作中获取成就、肯定、认同、关注,乃至自信与自尊,希望可以补偿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缺失的那些东西。
无法实现内心的愿望 更不敢直面“无法实现”的现实
真的有人喜欢跑到单位免费加班吗?逃避之外,还有很多无奈吧!方小可渴望周末有人在身边陪伴,小于希望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单身生活。他们对生活都有美好的愿望,却都感到对现实似乎无能为力。
这就是“周末恐惧症”患者的主要问题——他们并不是喜欢工作,而是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做不好。他们可能是某个岗位上的业务精英,但在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上却一直只是个业余选手。所以,工作的时候大家在一起集体兴奋,周末的闲暇时光如何度过反而成为难以作答的问题。
而每个人的问题成因各不相同。不管是方小可的性格和社交习惯,还是小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都是日复一日积累下来的。所以,想要改变,真的需要花一点儿心力。但是,与职场中不同的是,我们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件事上总是有些动力不足。因为除非你自己重视,根本没有其他人逼着你使劲儿。或者说,即使有外界的压力,比如老爸老妈的唠叨和妻子孩子的抱怨,也决计不会像老板或者客户的意见那样对我们有十足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很多人感到没有办法,也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自己问题的相应能力——比如扩大交友圈所需要的社交技巧,或者是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遗憾的是,很多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专业技能,或者研究投资理财上,却想不起也同样可以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去专门用心学习和练习。
所以,很多人生活中的小问题就无限期地向后推迟,推迟,再推迟。大家只是觉得日子不是那么如意、那么理想,但也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也就一天一天得过且过吧。何况去问问那些闲着没事就聚在一起吃饭、泡吧、喝酒、唱歌的人们,好像也并没有好到哪里,也就感到平衡,继续装看不见了。
还要一直逃避下去吗?
心理学家指出,千万不要一直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加理睬,因为诱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成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失业、离婚等重大生活事件,另一方面就是日常生活中没完没了的小麻烦。而后者的交替出现和反复发作,是大部分人感到活得不开心的主要原因,长期的不良情绪的积累还可能会一朝爆发,变成大麻烦。
而生活中的问题,永远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解决。这就好像哪怕你每次数学都考一百分,语文课上不下工夫,语文不及格还是不及格一样。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和治疗师的研究发现,让人感到幸福度最高的生活,是一种维护了工作、人际、健康和精神生活四个领域相对平衡的生活。这种平衡实际上要比一个人智商或收入更加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身心健康的人,会尽量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地分配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是顾此失彼。很多工作中的“逃犯”并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知道除了“努力工作”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尝试。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是一到周末就烦躁,先别着急让自己具体做什么,不如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是缺少相互支持的朋友和伴侣,还是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再或者,我是不是一直在躲避什么不敢面对的现实?在开始尝试之前,谁都会觉得改变有一点儿难。但是,难道一定要逃到无路可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