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11月29日联合举行《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以下简称“报告”)专题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马和励(Khalid Malik)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施贺德(Bernhard Schwartlander)出席发布会。
陈竺指出,两年前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对我国艾滋病流行疫情进行了评估,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报告;两年来我国政府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颁布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的目标、原则、工作策略和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07年,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了新的估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家共同参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推荐的疫情估计模型(Workbook模型)作为这次疫情评估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相关的可利用数据情况,并与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对各省(区、市)及全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报告22205例。
报告估计: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8万~9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4万~6万)人,因艾滋病死亡2万(1.5万~2.5万)人。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我国艾滋病流行具有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等特点。
报告称,2006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积极履行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加大投入力度,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从2006年的8.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44亿元。深入开展各级干部的艾滋病政策宣讲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对防治工作的认识,加强各级政府对艾滋病防治的领导;多部门合作逐步深入,开展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重大专项防治活动。
在全国范围内,艾滋病综合预防干预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以暗娼人群为目标的干预措施覆盖面和深度不断加大,2007年暗娼行为干预工作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区),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和深入。针对吸毒人群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在全国稳步推进。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2007年上半年已达到98%以上。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稳步进展。自愿咨询检测全面展开。
目前各地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全国1190个县(区),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数达39298人,治疗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建立了艾滋病耐药监测系统,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关怀救助措施逐步落实。
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活动中来,参与领域越来越广,作用日益重要。以社区为基础的民间组织数量也不断增加,正在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一些社会著名人士积极参加艾滋病宣传和社会公益活动。
加强了监测和信息利用,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系统继续完善,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和利用,国际合作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报告指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在目标管理与考核、宣传教育与反歧视、综合干预、治疗关怀与支持、全社会参与、防治队伍建设、监督与评估等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和培训,加强目标管理与考核。加强对边远、农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鼓励受益人群特别是感染者参与艾滋病宣传工作。提高艾滋病综合干预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探索男男性行为人群有效综合干预模式,加强对中低档和流动暗娼人群安全套推广使用为主的综合干预服务,继续稳步推进吸毒人群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工作,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扩大母婴传播阻断工作覆盖面,实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
进一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探索治疗、关怀和支持工作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创造适合民间组织发展的良好政策与工作环境,加强企业参与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加强防治专业技术队伍能力建设,加强艾滋病防治监督与评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