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最高法:横穿铁路受伤最高获赔80% 重庆警界干部全部"就地免职" -中国1月减持58亿美国债 仍是美最大债权国 反对汇率问题政治化 -基金投资期指规则 严控持仓规模和投资杠杆 探索境外企业上市 -国土部:控制开采量 探矿采矿权暂停申批 煤炭大国缘何"净进口" -全国清查2.5万吨问题乳粉 追究监管责任 首例雪碧汞中毒系投毒 -京现新地王 四环内3万 六环外破万 深圳急抛房 开发商提前开盘 -行业内幕:电脑故障怪蟑螂 一次性筷子消毒 手机置后门骗信息费 -河南一煤矿电缆着火 25人遇难 武汉天然气管道爆炸:万人逃离 -工信部:车企要健全召回制度 全文 捷达爆"刹车门" 厂家欲隐瞒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首页>>股市
金融地产股处于历史低水平 A股或在二季度筑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对于2010年的政策环境与市场趋势,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马少章指出,2010年开始刺激政策将逐步正常化,政策退出的节奏和力度会充分考虑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经济处于V型反转后的巩固阶段。比较而言,2010年一季度的信贷政策偏紧。

市场到了选择方向时

与此对应,马少章判断,2010年股市波动趋势可能呈现如下格局:一季度振荡下行、二季度振荡筑底,下半年在政策偏宽松、业绩快速增长的支撑下振荡上行。

新华基金则表示,对于市场振荡上行趋势的判断仍没有改变。随着近期经济形势的向好,政策退出节奏仍继续影响股市走向。不过,近期市场振幅已经越来越小,市场已经到了该选择突破方向的时候了。

对于市场讨论已久的大小盘风格转换问题,马少章指出,风格转换的背后是行业转换,大小盘只是表现形式,行业属性才是根本。小盘背后是消费、科技和重组股,大盘背后是金融地产和能源、材料等周期股。大小盘风格成功转换,需要另外一些诱发条件:一是两类风格的估值水平或风险收益比的差异达到一定程度;二是大盘股上涨需要政策、经济环境或超预期业绩增长等基本面的配合。

马少章说,2009年4季度至今,市场风格未能成功切换,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正处于刺激政策退出期,金融地产等周期股对刺激政策退出比较敏感,也就是政策环境不配合。

但是,展望未来,央行已经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季度将是政策由紧转松的过渡期,而且金融地产等大盘股已经充分消化了政策压力,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正式推出的背景下,二季度风格成功切换的可能性较大。

金融地产股调整充分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助理邓航表示,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间,在刺激政策正常化预期及退出措施出台的影响下,投资者提前调整资产配置和持仓结构,金融地产股调整得比较充分,目前正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估值已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

二三线城市

延续房地产景气

对于投资者普遍担忧的房地产板块,马少章认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驱动力以居民住房消费升级转向房地产投资主导,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正失去行业代表性,二三线城市正接力一线城市延续行业景气。

马少章分析称,做出这一判断有三个理由:首先,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占全国总成交面积的比重已从2004年的21%下降到2009年的11%,成交金额占比也从2004年的42%大幅下降至2009年的27%。其次,一线城市人口仅仅占全国城镇人口3.2%,而二三线城市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80%。第三,目前二三线城市仍处于自主和改善需求释放阶段,投资占比很低,价格相对合理。

截至3月10日,沪深两市34家公布年报的房地产公司,几乎都提出要加大二三线城市的投资力度,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吴倩)

来源: 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机构:若加息反利好股市 市场或在二季度震荡筑底
基金投资股指期货规则初步确定 五方面限制比例
平安限售股上市流通日刚过 巨富降临引发争议
证券市场谁是最大赢家?融资融券或先于股指期货
两会行情盘点:五大热点将贯串全年A股走势
平安员工造富计划大缩水 兑现员工股要交税40%
银监会:未发文商业银行参与股指期货 两会后A股走向 破解3悬疑
"两会"后A股市场走向何方 仍难以走出震荡行情?
政府报告定调扩大融资 A股流动性面临考验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攻克英国馆难题 英外交大臣安装最后一根亚克力杆(图)
第27个3·15消费者权益日:消费陷阱十大行业 6大维权案例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