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宝钢股份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下称分离债)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正式公布。
作为今年第2只发行规模上百亿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宝钢股份本次发行的分离债早在5天前就已结束发行,并成功筹集资金百亿。
面对当前证券市场大规模股票融资难以操作的现实,分离交易可转债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大型优质上市公司所青睐的融资方式。
事实上,受到银根紧缩及贷款成本趋高的影响,除分离交易可转债这种创新型公司债外,普通的企业债、公司债也正在被各类企业所“追捧”。
Wind资讯统计表明,2008年以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再融资规模达3504.6亿元,已远远超过新股发行、增发(含定向增发)、配股等股本融资方式。其中,10家上市公司发行了564.85亿分离交易可转换债,38家企业发行了1160亿企业债。
“很明显,大规模的股票融资目前难度很大,而发债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小,监管部门比较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6月25日,中信证券(宝钢股份分离债主承销商)投行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长期以来,如果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渠道通畅,企业明显偏好股权融资,以降低财务成本,改善财务结构。
该人士指出,“但以目前的市场环境,至少未来两年,企业必须学会通过发债来解决资金难题”。
债券融资竞赛
对信贷政策敏感、资金需求极其饥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是最先转向发债以补充运营资金的群体。
去年年底,面对A股市场出现的颓势以及信贷紧缩形势的逐步明朗,已经通过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等股本融资手段从资本市场拿走了数千亿元资金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率先发起了债券融资竞赛。
保利地产、万科、北辰实业、中粮地产、新湖中宝等6家国内主要房地产上市公司先后宣布启动债券再融资程序。
据统计,它们债券融资金额的上限合计为157亿元。其中,最多的是万科的59亿元,最少的是中粮地产和金地集团的12亿元。
2008年5月21日、22日,保利地产、万科公告分别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分别获准发行不超过43亿元和59亿元的公司债。
6月5日,北辰实业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7亿元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通过。
目前,新湖中宝、金地集团已完成所申请公司债券的发行,成功筹集所需资金。万科、保利地产、北辰实业、中粮地产的债券发行“只欠东风”。
除房地产企业外,受到银根紧缩及贷款成本趋高的影响,更多的企业也加入到发债补充流动资本的队伍中。
6月10日,去年10月刚刚从A股市场拿走660多亿资金的中国石油发布公告,公司拟以一批或分批形式在境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00亿元公司债券。
另外一家石油巨头中国石化更不含糊,继今年2月底成功发行300亿分离债后,4月上旬,中国石化宣布拟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200亿的境内公司债券,以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
当然,除了两大石油巨头外,对于中长期资金有比较大需求的一些大型国企实际上早已加入到这场债券融资的竞赛中。
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以来,上港集团提出拟发行300亿企业债,大秦铁路拟发行150亿企业债,中国铝业拟发行100亿企业债,上海汽车拟发行80亿企业债。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1至5月底,共有126家上市公司和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发行规模2874亿。
该研究所报告预计,2008年,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4000亿。
融资结构调整进行时
但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表明,现实可能要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发债将成为更多的企业融资的首选。
本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统计,2008年至今,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再融资规模已达3504.6亿元。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38家企业发行了1160亿企业债,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发行了两期,共发行200亿。
另外133家企业发行了短融券,发行规模达到了1730.2亿。10家上市公司发行的564.85亿分离交易可转换债,4家企业发行了49.6亿可转债。
同期的2007年上半年,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只有25家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发行总额仅为360.8亿。与此同时,2007年全年,92家企业发行的企业债规模仅为1821.35亿。其中,除中国石化发行了85亿外,其他91家企业的发行额都少于50亿以下。
纵向比较,2008年以来,受到市场环境的变化,股权融资操作越来越难,IPO、增发(含定向增发)、配股共募集资金2249.8亿元。其中,59家企业进行了IPO,募集资金为909.5亿。7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含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1226.4亿元。7家企业配股募集资金113.9亿。
“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并没有遵循融资优序理论。”中信证券上述投行人士指出,除了贷款外,我国上市公司一直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股权融资趋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
该人士认为,我国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常常对债务资本的比例没有进行专业、合理的安排,“长期以来,企业债券融资额远不及股票融资额。”
根据深交所2003年的统计调查显示,从经济因素看,已发债企业在进行债券融资决策时主要考虑的经济因素,首要考虑的是“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成本低”,其次是“银行贷款受期限和额度的限制”,再次则是“企业有足够的预期现金流”,最后才是“不愿意股权被进一步稀释”等。
“这里面有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制度不完善、监管层过于关心股权市场融资建设,从而忽视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并导致配套措施不到位有关。”联合证券长期跟踪债券市场研究员张晶指出。
申银万国研究员张睿在自己报告中指出,我国公司债券加快发展以后,由于债权融资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一些建设周期较短、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来完成;而股票市场将主要面向一些周期较长、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东比以前更加珍惜自身的股份数量和价值,在融资方式选择上,将更加慎重,如果债券市场融资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相信应当能够吸引一部分企业选择债券融资。
此外,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
因此,张睿指出,未来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
“面对股权融资市场环境的巨变,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做好调整资本结构的准备。”东方证券投行部一位高层指出,对于目前还意欲通过股市融资的企业,我们一般会明确告诉发行人,因同类公司目前股市均被低估,必须做好发行价偏低、融资额达不到预期的心理准备。“站在发行人的经济利益考虑,我们的建议最好是等待一段时间。”
对于对资金需求比较急迫的企业,“我们会建议发行人考虑发行公司债或者企业债以缓解资金需要。”该高层指出,目前的市场环境,对于负债率可控的企业来说,增加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并一定是坏事。
公司债机会
随着市场自去年年底开始的大幅下挫,大规模融资难度明显增大,为了稳定市场,再融资获得监管层审批的规模必将大幅减少。
6月24日,20天前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的今年最大IPO中建股份没有如预期启动发行程序。
“现在看还是需要静心等待。”中建股份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光大证券研究员陈岚静指出,面对大型股权融资遭遇“暂缓”的现状,作为证监会去年8月启动的公司债,注定会成为诸多上市公司选择的融资途径。
自今年初开始,证监会连续批准了多只债券型基金,一定程度上为债券市场增加了大量投资资金。
陈认为,从今年上半年无担保企业债中材集团和公司债中联重科看,市场认购较为踊跃,都表明目前发行公司债是合适的时机。
作为创新型公司债,陈岚静告诉本报记者,分离交易可转债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大型优质上市公司所青睐的融资方式。
“分离债的成功有可能直接带动公司债在我国的发展。”陈认为,与今年年初几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分离债相比,刚刚完成发行的宝钢股份分离债时机可谓“生不逢时”。
“沪深300指数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中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也没有比较有支撑的利好因素,周边市场也持续走软,我们认为在这样低迷的市道下发行新债,市场的弱势心理对权证的表现会有抑制,宝钢分离债的走势应该和石化债持平甚至逊于石化债。”
但是,宝钢股份分离债0.8%的票息率能够保证公司的融资成本最小化。
“目前对超过100亿的股权融资,证监会的批复明显很谨慎。对于宝钢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拿到100亿资金,相比于向银行贷款,发分离债至少可以节省约6亿成本。”陈岚静告诉记者。
不过,与陈岚静的乐观相比,联合证券张晶认为,尽管银根紧缩、贷款成本趋高将促使企业转向债权融资,证监会对公司债支持也从制度上能够加速市场的发展,但是公司债市场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张认为,我国公司债发行的市场定价机制仍需完善,市场参与主体也需要继续拓宽。
“公司债市场目前也并非是所有上市公司的乐土。”张晶指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即便目前是发债较好的时期,但非龙头公司和没有央企背景的房地产公司,发行无担保公司债获得较好的投资等级仍然很难,市场认可度也并不会高。
与此同时,张认为,由于国内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不能完全反映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投资机构仍需要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因此对于信用度不高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发行公司债的难度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