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真实版“亡命天涯”正在美国上演。
纽约时间6月9日,曾创设对冲基金Bayou Securities LLC的萨谬尔·伊斯雷尔三世(Samuel Israel III)在前往美国联邦监狱开始20年刑期的途中突然消失,至今依然无影无踪。6月19日,美国首席检察官宣布逮捕伊斯雷尔的女友,理由是涉嫌帮助和教唆伊斯雷尔逃跑。
日前,美国警方更明确表示伊斯雷尔没有死亡,应该在逃亡路上,将全力追捕这名“携带了武器的危险分子”。
基金造假
伊斯雷尔的对冲基金经理生涯开始于1995年,他与一个朋友在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德市共同发起了Bayou对冲基金。伊斯雷尔在给客户的介绍书中将自己标榜为“一个股市的短线投资者,每个月换手率可高到200%,目标是每个月1%到3%的收益”。
然而,这份看上去很美的介绍书,并没有给他的对冲基金带来想象中的美景。
1998年,Bayou对冲基金因为大量损失而造假。当时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虚设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担任基金公司的审计工作,并伪造了对基金公司的相关会计审计文件。
与此同时,伊斯雷尔向客户虚报基金的收益,不仅没有适度披露损失,反而向客户声称盈利颇丰。
正因为客户们被这“一切正常”所蒙蔽,与Bayou对冲基金相安无事长达7年。这套造假游戏直到2005年8月份才被拆穿。当时,Bayou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客户申请撤出5300万美元资金,伊斯雷尔却一再拖延,而Bayou对冲基金在2004年底给客户的信息披露书中声称资产规模已超过5亿美元,于是客户们疑窦丛生,这才招来了司法调查。
最终,伊斯雷尔的Bayou公司在2006年5月申请破产。而此案的检察官在起诉书中确认Bayou对冲基金的损失金额为0.4亿美元。
2008年4月,纽约法庭宣判伊斯雷尔20年监禁及罚金0.3亿美元。
如今,伊斯雷尔又制造了一次造假风云,当然这次与投资无关。6月9日深夜12点半,他在哈得逊河大桥留下了他的车,汽车发动机盖上的灰尘上潦草地写着——“自杀是毫无痛苦的”,自此再也没有他的任何行踪。
但是,哈得逊河大桥上的数个摄像探头却没有捕捉到任何人从桥上跳河的画面,因此,警方推测伊斯雷尔并没有真正自杀,而是借机欺骗大众逃跑达到逍遥法外的目的。
由于身体健康的问题,从法庭宣判到6月9日正式通知入狱,伊斯雷尔都享有自由行动的权利。于是,其亲朋好友也对伊斯雷尔是否已经逃跑有所质疑:如果要逃跑,为何不在之前就开始行动?
监管缺失
除了关心伊斯雷尔从对冲基金经理变成逃犯后的命运,让美国司法界和投资界共同关注还有对冲基金的监管问题。
对冲基金目前面临的监管政策因注册地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局(IFSL)的数据,45%的对冲基金采取常规的境内注册方式,其中又有约一半以美国为注册地;其余55%的对冲基金都为离岸注册公司,几乎集中在开曼群岛等国际避税地,几乎处于完全自由的天堂之中,对外的信息披露也就无从谈起。
在美国,对冲基金一直未被纳入与共同基金一样的监管范围,直到2006年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才颁布相关规定,要求在美国注册的对冲基金公司必须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或其分支机构进行登记。目前,除了在反洗钱和反欺诈两方面需要遵从相关法规外,仅仅受一些自律组织的监督,因此没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和惯例。
而注册在欧洲各国的对冲基金则受到十分严格的监管,基本上都需要与共同基金遵守同样的国家法规,因此在信息披露方面也没有特权。
正是由于欧洲之外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针对对冲基金的监管法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冲基金管理人频频涉案。欺瞒客户,甚至挪用其管理的资金是案件中较普遍的行为。
2007年7月,迈克·伯格(Michael Berger)因为管理的对冲基金损失达0.4亿美元且欺骗客户而被捕入狱。2007年9月,安哥拉(Angelo Haligiannis)由于在对冲基金的证券交易中向客户撒谎而被判入狱15年,他还挪用了客户委托其管理的钱进行各种奢华的消费。
2008年5月,科克·莱特(Kirk Wright)刚入狱便上吊自杀,他的罪行同样是欺诈。在其经营对冲基金的时候,购买了捷豹等各种名车。最近的一起对冲基金经理的案件则是6月19日,FBI以涉嫌欺诈活动抓捕了两名贝尔斯登的前对冲基金经理。
另外,经济案件的增加也和经济息息相关。纽约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预言:“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将会有更多的经济犯罪行为暴露出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入狱的基金经理和银行家。”
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远未结束,一批基金公司、银行及投行的倒闭,其背后的“欺骗和贪婪”也许都会随之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