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后抢反弹 谨慎抄底两类个股(名单)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11 日 |
|
央企重组风云再起三大行业暗流涌动
央企整合最新动态
近期A股市场的表现依然是萎靡不振,但央企重组板块成为其中不多的亮点。与之对应的则是5月份以来央企资产重组和股权整合的进程明显加快:5月7日长江电力停牌重组。5月23日中国联通停牌重组、电信运营商重组方案出台;5月27日,有报道称一航和二航重组方案初步确定。此外,宝钢兼并重组韶钢和广钢、武钢联合重组柳钢也将获得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近一个月,有关并购重组文件也是频频出台。4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日上证所也相继公布两份备忘录,要求重大资产重组期间公司股票连续停牌不得超过30天。此外,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包括专门设立“并购重组委”,以及“非公开发行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和规定。
事实上,未来两年将是央企整合、重组的高峰期。因为到2010年,中央企业缩减到80家到100家是国资委的既定目标。截至目前,央企仍然有151家,较2006年末仅缩减9家。因此未来的两年半年间,央企还需减少50—70家,这一数目相当于过去6年缩减数的总和。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整合是推动经济增长模式改变、改善行业供求关系、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央企重组完全有可能成为近期市场投资热点。值得关注的是,央企重组和整体上市带来的投资机会是显著的,因为这种外延式的资产注入较之于企业内生性的增长,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
在国资委对央企整合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必须国有控股的七大行业,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可以预期的是,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军工、电力、航运等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多发地带的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军工:央企重组“特殊群落”
在所有行业中,军工行业是央企重组预期最为明确的行业,也是存在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机会最多的行业。早在2006年,一些军工集团就已经开始操作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如洪都航空借股改之机实现了洪都集团的整体上市,西飞国际作为中航一集团资本运作的主要平台,在资产注入方面令市场预期不断。火箭股份定向增发收购控股股东部分资产,包括电子产业化项目、对抗接收机生产线项目进入通信对抗设备的民用领域,特种宇航级电连接器专业研制技改项目。中船集团实现核心民品业务整体上市。中船集团将旗下外高桥等三家船厂资产注入沪东重机,并将沪东重机更名为中国船舶,中国船舶一度达到令人炫目的300元历史天价。
2008年以来,军工行业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方面依然是好戏连台。中兵光电拟向第一大股东北京华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定向增发7871.7518万股,每股价格15.69元,用于购买华北光学拥有的全部军工品二、三、四级配套产品及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对应的经营性资产,从而实现大股东的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整体上市。航天科技第一大股东将由航天科工集团变更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下称“航天三院”),且被航天三院控股、资产价值为3.04亿元的三家子公司股权也将注入航天科技。
目前军工行业的央企多达11家,均排列在央企名单的最前列,是国资委首选的重点控制的行业。尽管这11家军工类央企拥有30多家A股上市公司,整合的难度不容小视,但其中所孕育的机会更加值得期待。2007年11月26日,国防科工委颁布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和《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上市管理暂行规定》两个文件,标志着军工企业改制上市由试点阶段开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显然军工行业军品的证券化将极大地加快央企重组的进程。
目前列入军工类的央企主要分布在五大子行业中,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制造、兵器装备。这些子行业中重组和资产注入预期强烈的上市公司值得高度关注。
典型的如中国卫星,该公司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在我国小卫星研制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旗舰上市公司,2007年公司通过配股收购了航天五院拥有的CAST968平台系列无形资产、航天恒星85.76%的股权以及航天五院下属单位503所卫星应用业务及相关资产,确定了中国卫星小卫星研制平台技术的独立性,拓展了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与产业深度。预计公司未来仍有可能得到大股东持续的资产注入,尤其是上游器件配套制造业务,公司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中核科技,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唯一资本运作平台,未来实施资产注入的可能性较大。事实上,早在2007年2月7日,中核科技就曾公告称,大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有意将秦山一期核电站注入中核科技以实现借壳上市,但尚无时间表。中核工业集团利用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意图一目了然。
另外,近期传闻沸沸扬扬的一航二航合并重组事宜显然并非空穴来风,目前中航一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共有四家,分别是西飞国际、贵航股份、力源液压和中航精机。中航二集团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有五家,这五家上市公司包括洪都航空、哈飞股份、成发科技、东安动力、昌河股份等。它们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在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中航科工将担任着对这五家上市公司的整合重任。因此初露端倪的一航二航合并重组所引发相关品种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航运:资产注入有持续预期
从运力规模来看,中远集团占五家总运力的55%,位列第一,中海集团位居第二,占比为25%,其余三家均不到10%。目前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已经进入世界航运业前五,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另三家央企,特别是长航集团和中外运集团则有进一步整合的需要。最近,中外运与长航集团提出了合并意愿,现在已进入制定具体方案阶段。从合并初步方案看,未来业务和组织架构方面仍以中外运为主,合并的公司将以干散货和油运为主,而中外运的强项,如货代、船代、快递等综合物流业务,以及长航的修造船等业务,也将作为合并后公司中较大的业务板块。市场预期7月份,国务院将开会研究中外运与长航合并一事,如果国务院批准,中外运与长航合并事宜将会进一步明朗。显然,一旦中外运与长航两大集团合并带来资产注入,旗下的上市公司外运发展、长航油运以及长航凤凰或将因此而受益。
另外,中国远洋是一家集干散货航运、集装箱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为一体的综合性航运公司,其干散货航运业务居世界第一。作为中远集团航运主业的上市旗舰和最重要的资本平台,中国远洋拥有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100%权益、中远太平洋约52%权益以及中国远洋物流51%直接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持有中远物流49%权益。2008年1月3日,中国远洋已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向中远集团收购其下属的主要干散货航运公司股权项目。收购将令中远的经营范围和业务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航运主业的价值链进一步延伸,成为一家集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航运公司。由于中远集团仍然拥有大量还没有上市的优良航运资产,因此,中国远洋具有集团航运资产持续注入的预期,是航运类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
电力:整体上市可能提速
中国电力行业的集中度比较高,五大集团的装机容量占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5%。这五大集团是: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另外有电力业务的央企还包括专门从事三峡水电开发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它们各自旗下的上市公司见下表。
尽管就目前而言,电力类的央企尚没有完成整体上市的案例。但随着国资委对央企整体的进一步鼓励支持、对央企做大做强的硬性规定出台,未来电力类央企整体上市的可能性在不断地增加。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5月9日,长江电力因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停牌,这表明长江电力整体上市进程正在加快。目前长江电力已完成拥有三峡工程8台发电机组,并计划收购三峡工程全部26台机组,三峡总公司通过长江电力谋划主业整体上市意图已经非常清晰。显然这对于其它未完成整体上市的电力企业,将刺激它们加快向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进度。由于电力板块中无论是火电还是水电,它们大股东的资产规模基本都远超上市公司,未来一旦发生整体上市,其想象空间巨大。
具体而言,华电、华能、国电、三峡和国投都将通过旗舰上市公司华电电力、华能电力、国电电力、长江电力和国投电力来完成集团电力资产的整体上市。其中国投电力、国电电力值得重点关注。就装机容量上来看,国投电力可注入装机容量潜力最大。目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制的总装机容量为2095万千瓦,国投电力作为其最主要的资本运作平台和电力资产的唯一上市公司,目前权益装机容量仅305万千万,注资想象空间巨大。另一个是国电电力。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之一,其控股股东国电集团承诺将以国电电力作为集团全面改制的平台,通过资产购并、重组,将国电集团优良的经营性资产纳入到国电电力。事实上,在2007年5月国电电力成功增发1.77亿股,募集资金约31亿元;收购集团三项水、火发电资产:石嘴山一发(2×330MW) 60%股权,北仑一发(2×600MW)70%股权,以及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公司(1,320MW)18%股权,累计增加权益装机容量1,474MW。国电电力未来资产注入仍然十分明确,其中所孕育的投资机会较为突出。(智多盈投资)(证券日报余凯) |
来源: 和讯 |
|
相关文章: |
|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