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飞奔的人民币汇率近日距离整数7关口仅有一步之遥。今年以来,在3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到4%以上,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并与2007年前8个月的升值幅度相当。如果说2006、2007年国内企业已逐渐切身体会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2008年以纺织、服装、电子、家具、制鞋等行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无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一些业内人士甚至用“生死时速”来形容目前这些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如果汇率中间价突破“7”的整数大关,则意味着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近16%,这将使包括纺织、电子、家具、轻工等多个行业的大量企业濒临绝境,他们当中或者利润趋近于零,或者已经开始亏损。
卖得越多赔得越多
从去年上半年向记者笑言“影响不大”,到最近大喊“形势严峻”,义乌小商品城几位出口分部的负责人见证了一年来服装、玩具等商品出口态势的“惊心动魄”。
早在去年上半年记者调查浙江出口企业现状时,杭州、义乌等地的多位企业主均表示,尽管汇率对自己的生意有一定的影响,但正常经营仍没有太大问题。但当时间转到2008年3月、人民币汇率指向整数7关口时,这些企业主中的大多数已经再也找不回当时的那份轻松与乐观了。
“许多工厂已经不愿意向我们、向海外供货,微薄的利润正在让他们逐步放弃部分海外市场”,“对于我们来说,正常的采购业务还能维持,但一些玩具、制鞋、服装工厂可能已经‘揭不开锅’了”,义乌小商品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口分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危机、价格危机正在侵蚀着这些企业原本就已十分微薄的利润空间。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日前在鲁、苏、浙、粤、冀、闽6省的调研结果显示: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降低的情况下,2/3的企业利润率只有0.62%,其它1/3企业尽管利润占据了整个行业的80%,但是毛利润率也仅在6%至10%之间。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的利润总额将下降2%至6%,出口增长速度总体放慢0.3至0.4个百分点。事实上,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已经在近期的相关数据中得以显现,许多企业正在失去出口贸易的兴趣。2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当月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13.86亿美元,出现了-17.60%的负增长。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各出口5.24亿美元和8.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幅度分别下降了8.23%和22.41%。
一些产业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飞速升值带来的经营压力不仅存在于服装、玩具、制鞋等行业,包括机电、家具、电子等行业都正面临严峻考验。向左还是向右,转型还是放弃,如何规避汇率风险,正成为摆在这些行业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西方不亮东方亮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08年初的工作报告中表示,“优化进出口结构,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稳定,注重扩大内部消费”被确定为今年商务部的工作重点。而这几项发展方向也正在成为许多企业采纳的新经营策略。
一直以来,国内许多外向型制造企业都认为完全理性地走向产业升级实际上是一种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奢望,尽管长远来看,产品及产业策略上的转型是势在必行,但短期内显然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市场正在成为许多企业的“救命稻草”。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品市场在连续几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2007年增速明显加快,并创下10年来新高。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据记者了解,随着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出口竞争激烈,利润不断缩水,浙江义乌、江苏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小家电、厨具、电子等行业的数百家外贸工厂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国内市场,做起内贸生意,沿海地区正在发展成为这些企业的新利润增长点。义乌五金家电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乐观表示,“西方不亮东方亮,尽管出口受困,国内市场一定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