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集团下属的平安养老保险与云南红塔集团签署两亿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平安养老成为其投资管理人,由此拉开养老保险在全国企业年金的扩张趋势。目前,平安、人寿、泰康养老在深圳也展开了企业年金业务的争夺。
企业年金缴费4倍增长
“深圳的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很大”,深圳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副处长蒋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当记者想了解深圳具体的企业年金统计数据时,他告诉记者:“由于企业年金作为一个特殊的险种,目前还没有纳入保费收入的统计之中,具体的数据还不清楚。”
据了解,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截至目前,全国企业年金总规模约为1200亿元,2006年底其规模为910亿元。据国家劳动部门公布的数据,有2.4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参加年金制度的人数达到964万人。
中国保监会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度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前9个月,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项目出现大幅度增长。前6个月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总额仅为9.28亿元,而到了三季度末,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50.8亿元,增幅高达447%。
对于企业年金的飞速增长,蒋胜表示:“养老保险涉及企业年金业务才一年多的时间,从无到有,在数据统计上就显得增长比较快。但是养老保险涉及企业年金的总体规模还是很小的。”
深圳年金业务平安称雄
企业年金在深圳市场较为活跃。据悉,在年金制度出台之前,已有部分企业在商业保险机构或社保局年金中心办理了企业年金,每年资金规模达6亿元。
在深圳的企业年金业务上,平安养老保险走在前列。今年年初,平安养老险承接了全国存量第二的深圳原有企业年金。蒋胜告诉记者:“此次承接就达23亿元。随着企业年金业务的拓展,目前在深圳的企业年金业务,平安养老也应该达到30多亿元的规模。”
记者从平安了解到,平安养老险已成为业内首家受托年金规模超过百亿的养老金公司。平安养老险发布的业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0日,该公司已中标和已签约的企业年金受托资产规模为105.9亿元,已中标和已签约的企业年金投资资产规模为45.63亿元,企业年金客户数量达到1446家。在企业年金业务这一块,平安养老远远走在了其他专业养老保险的前面。
蒋胜告诉记者:“在深圳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保险机构应该只有平安养老保险,太平养老在深圳这边目前只是一个管理总部,还没有设立分公司,但是已经在深圳开展企业年金业务了,规模相对来说就比较小。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在深圳还没有设立分公司,是否涉及企业年金业务还不清楚。”
记者采访太平人寿深圳分公司的有关人员,被告知“对企业年金业务这一块不是很了解”。采访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也是以“工作比较忙,不便回答”为由,不接受采访。
人寿养老“三位一体”争夺市场
面对平安养老对企业年金市场的开拓,中国人寿也在深圳展开了争夺。据了解,中国人寿成立了专门的养老保险公司,目前拥有账户管理人及投资管理人两个资格,还在积极申请受托人资格。
今年9月,中国人寿与具有受托人资格的中诚信托就企业年金业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构建了企业年金“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即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担当投资管理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担任账户管理人、中诚信托投资公司担任受托人。
据了解,企业年金制度的治理结构比较复杂,角色多、涉及面广,有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诸多角色,业务环节多、链条长,流程多、风险点多,因此,受政策限制,一家保险机构很难担当多重角色从事企业年金管理,强强联合将成为养老保险开拓年金业务的必然趋势。
泰康养老后来者跟进
今年9月,泰康人寿保险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泰康养老保险公司,专业从事企业年金业务管理,来抢占企业年金这块大业务。
泰康人寿的余立告诉记者,泰康养老开业后,还打算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申请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资格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届时,泰康人寿将形成以企业年金受托业务为核心、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和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为两翼的完善的企业年金业务管理链条。随着市场的发展,泰康养老将逐步把经营机构和服务网络铺向全国。
企业年金竞争加剧
目前,劳动部启动了第二批基金管理机构资格的认定工作。各金融机构纷纷看好年金市场的发展,资格申请热情很高,竞争也非常激烈。有多家银行提交申请,希望能获得受托人资格,更好地推动中国年金市场的发展。本次认定之后,拥有基金管理资格的将由现有的37家上升到57家。
对于高速增长的企业年金业务,保险机构不仅面临着本行业的竞争,还要与银行、基金、信托等机构争夺企业年金市场。目前国内已开业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共有5家,包括平安养老、太平养老、中国人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即将颁发,可以预见企业年金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同时客户的开发力度和市场发展速度也将有进一步的提高,整个市场的蛋糕将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