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离不了金融的支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村金融改革的破题,农村金融商机已经凸显。
在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国家政策进一步向农村金融倾斜,夯实农村金融的基础,使农民贷款不再难。
门槛降低农村金融商机凸显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部署农村金融改革的任务:“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适当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
在农村金融改革全面启动之时,降低政策门槛已使农村金融市场商机凸显。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目前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已对参与农村金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国内已有十几家大型银行表达了意向,国外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尤努斯的银行也纷纷表示要来参与村镇银行的建设。
刘明康说,任何资本无论是外资、企业、民营还是私人资本,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进入。目前,6个省区已在搞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其中就包括吉林省。
保持清醒 要尊重农民自主权
虽然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让人看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希望。不过,一些代表委员也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对此要有清醒的估计。
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说,国家要进一步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鼓励农民、农村小企业、行业协会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在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和金融服务。对农民自己兴办的金融合作互助社和行业协会进行的借贷业务,应免征各种税赋。
抓“担保”抓“小银行”抓“龙头”
地方政府要找准三“抓手”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李亚彪王勉)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将踏上“破冰之旅”。出席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认为,当务之急地方政府要找准三个“抓手”。一是抓“担保”。全国人大代表何培嵩说,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以化解银行和农民的风险,激励商业银行增加“三农”贷款投入。二是抓“小银行”。实践证明,在沿海发达地区,“小银行”可以为农村服务发挥大作用。三是抓“龙头”。现在很多商业银行并非没有向农村放贷的愿望,放贷难的原因之一是按照各家商业银行的标准,符合条件的客户不多。没有农业龙头企业,商业银行和“三农”之间难以实现有机联系。
农民为何贷款难?
农民为何贷款难?正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目前面向农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且贷款手续繁杂。金融环境不佳。一些地方存在着行政干预,支农金融部门内控制度不严、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贷款范围、额度未适时调整。刘汉元指出,目前农村对资金的需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更多的趋向于加工、运输、经商、助学等方面。“但金融机构忽视了广大农村对贷款使用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仍对农村小额贷款的用途和范围进行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真正有资金需求、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户很难获得贷款。”信用和担保体系不完善。林毅夫委员说,农户一般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银行需要掌握农户的信用、经营能力、未来的收入流等情况,才能降低贷款的风险。
相关阅读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两会召开前已获得银监会的批准。由吉林省闫家村32位农民发起的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在3月9日已成立。这家资金互助社会员用最低100元作为入会费,可以享受入会费十倍以内的贷款额度。
出谋划策 热议“穷人银行”
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在过去30多年里建立了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惠及400多万孟加拉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并由此荣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穷人银行”能否办下去关键在于信用,包括银行管理者的信用和借贷农户的信用。从整体上说,中国农民还是比较守信用的,他们居住地相对固定,如果一个人名声坏了,在当地就什么事也做不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支行行长缪曼聪
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实力较弱,再加上正在探索中,需要辅导和监管。他认为,所有开设农村金融机构的县应该有银监会的机构,每个相关乡镇都应有银监会派出的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赵鹏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