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以上积极发面的因素,国际组织和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在2008年应该在10%左右的高增长率上;4家机构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预测显示,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或持平,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近期不容乐观。并且,国际组织和机构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面临世界经济环境恶化和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因素,中国自身还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宏观的经济独立性程度不高
联合国指出,中国和印度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独立性。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还远没有走上自我加速发展之路,仍高度依赖于国际经济环境。
其次,政策反应不够灵活
高盛指出需注意如果政策对于外部需求的负面冲击作出的反应过慢,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可能会幅度更大。高盛认为,要转变为内需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不仅需要增加消费支出,还需要加大投资;问题仍在于政府的政策能否促成这种情况发生,以及中国政府如何改变在过去4年来引起内需受到挤压而出口过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中国需要取消对国内投资的行政控制。
最后,科技水平低仍是中国经济升级的障碍
世界银行认为,过去15年比较审慎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技术进步帮助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实际收入增长。但很多国家的国内技术扩散力度弱,牵制了整体上的技术成就。在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在主要科研中心和主导企业的运营水平接近全球技术前沿的同时,大多数企业的运营水平还不及最高生产率水平的五分之一。因此,提升对外国技术的吸收能力,对于低收入国家以及主要靠低工资优势而非强化的国内能力优势的中等收入国家,是极为重要的。(郑雄伟 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兼中国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