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神华集团近日宣布中国第一代“煤制油”产品将于明年问世后,另一种合成燃料———“天然气制油”也在中国渐行渐近。昨天,壳牌中国集团和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宣布,为期6个月的上海欧II公交车壳牌合成燃料———天然气制油燃料示范运行结束。结果显示,该燃料较标准柴油显著降低了黑烟、颗粒物、氮氧化物的生成和其他排放。
测试表明清洁兼便利
这项示范于2006年11月28日至2007年5月31日在上海进行,参加示范运行的是上海巴士一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巴士)提供的四辆未经改装、欧II排放标准的公交车,分别运行于上海公交960路和559路,运行总里程长达10.5万公里。
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所做的发动机排放检测结果表明,相比欧II标准柴油,壳牌天然气制油燃料能够减少35%的颗粒物、15%的氮氧化物、13%的一氧化碳以及4%的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上海市环保局指定的排放监测单位———上海鸿舸机动车排放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对示范运行车辆进行了7次加载减速法烟度排放跟踪检测,结果显示,这种燃料能够减少70%的黑烟排放。示范运行结果还表明,该燃料可以直接用于普通柴油发动机而不需要任何改装。示范运行期间,没有出现与燃油相关的问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与使用普通柴油的车辆相同。
上述测试结果说明,当用于未经改装的欧II标准的公交车辆时,该燃料能够使排放指标(氮氧化物除外)降低到欧III标准。这项结果的意义在于,如果将此燃料用于上海目前大量使用的欧II公交车,无需对车辆做任何更新改造,也无需建设新的燃料加注设施,就能将75%的车辆升级为欧III排放。
“壳牌天然气制油燃料具有超清洁的特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作为城市公交的替代燃料,它能以最快捷的速度降低本地排放,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主管虞俭说。
上海巴士技术部经理黄家良则指出,作为替代燃料,天然气制油燃料简便易行,对车辆和燃料的加注没有额外要求。而且因为它清洁,故在减少公交车的排放上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上海的试运行表明,壳牌天然气制油燃料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与普通柴油相当。“我认为,对上海公交的未来发展来说,天然气制油燃料是一个非常好的燃料选择。”
对成本与成分讳莫如深
但壳牌方面对这类燃料的成本和成分仍讳莫如深。壳牌全球合成燃料市场开发经理寒娟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燃料的价格主要参照国际最清洁柴油的市价,至于成本和成分则是商业机密。
不过,这种清洁燃料真正进入市场还有待时日。专家指出,目前天然气制油实现商业化运作至少还需要一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此前在公交车上大力推广的清洁燃料一度是CNG(压缩天然气),但由于技术、成本、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CNG公交车在上海的发展日渐萎缩(参见本报8月30日《上海公交CNG规划陷“窘境”》)。此后,上海有关方面曾提出发展二甲醚、燃料电池等其他燃料,而此次天然气制油燃料的示范成功则意味着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选择。对上海来说,如何做好长期规划和各类清洁燃料的比较,避免再次出现类似CNG公交车的尴尬局面无疑是当务之急。
合成燃料是天然气制油燃料(GTL)、煤制油燃料(CTL)和生物制油燃料(BTL)的总称。合成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增强了能源安全,并以最快捷的方式减少排放。上述三种合成燃料在化学成分和燃料特性上完全相同。⊙本报记者 陈其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