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缘何热衷“科研牌”
据张灵所在高校的科研处项目管理科孙科长介绍,该校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是几年前刚刚设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科研处为此每年投入50万元左右,资助200个项目。
但孙科长称,科研处从科研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较高,学生结题率很低,每年能有十余项课题已属不错。这个制度在激励学生科技创新方面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既然如此,为何各高校还热衷于此?
湖南一所高校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道出其中玄机:“2007年,全国范围内进行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各高校纷纷在本科生中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以此来迎合专家组的评估。”
与此同时,从2007年年底开始,教育部在高校中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该计划斥资1.5亿元,计划资助1.5万个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此举吸引了众多高校参与拼抢,最终,全国60所重点大学获得了这一计划的经费支持,给本科生科研又添上了一把火。
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忽略了学生搞科研的过程而过分看重提交的成果,在项目申请上遍地撒网,结果导致本科生科研成果的结题率低。
西南政法大学长期从事传播学研究的贺教授认为,做研究需要有理论知识储备和行业经验,而文科生在这两点上都比较薄弱。
她分析,文科生结题率过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不懂怎样开展研究,二是发表文章太难使其望而却步。“本科生和研究生本身差距就很大,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偏重基础理论,没有什么动手能力,一般不适合做研究。而且,成果要在期刊上发表后才能结题,这谈何容易,连一些老师发表论文都需要花钱买版面,更何况是本科学生。”
在贺教授看来,既要鼓励学生搞研究,又要求公开发表文章才能结题,这使得原本旨在激励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实际上形同虚设。
湖南大学的鲁佑文教授也认为这种放养式的做法难见成效。在他看来,出现学生“热情高,能力不足,结果乱造”的现状,既有指导老师的责任,又有学校管理部门的责任。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学生立项后注重结果而放松了管理,结果让科研培养流于形式;而老师方面,虽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是与老师的绩效成绩挂钩的,但是老师的指导意识却并没有相应地提升。
他建议,“应当强化指导老师的管理和培训,要定期对学生的科研进程进行检查,有意识地督促学生。”不仅如此,在校级的项目上可以放开一些,让更多的同学来参与,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同时,要对省级项目和国家项目严格把关,做到少而精,让真正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同学参与,“这样既顾及了面,又培养了点,点面结合,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实习生 郭春桃 陈杰 本报记者 雷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