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近日向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8所高校赠送了23台试验车和6台发动机,供教学与科研使用。业内有关人士分析称,这看似一场平常的公益活动,实质却是汽车企业正有意识地进一步密切与高校之间的互动。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做大、汽车产业图谋做强的背景下,人才争夺战已有山雨欲来之势。
汽车人才缺口130万
随着打造"中国车都"目标的提出,武汉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提速,对各类汽车人才需求量猛增。记者5月初曾在此间举行的招聘会上看到,一些汽车及零配件企业为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应聘,争打"温情牌"。虽然应聘者众多,但真正符合要求的并不多。
神龙公司招聘现场负责人说,此次主要招聘有工作经验者,此类人才一直匮乏,像我们公司每年需求500至600人,动用多种手段,甚至到外地开设专场,仍无法满足需求。东风旗下10家公司及其配套企业今年首次"抱团",前往中国汽车城长春开专场招聘会,定向挖汽车人才。据了解,其挖人条件之一是:相同的岗位,武汉企业承诺工资福利比当地要高10%至20%。即便如此,很多企业还有大量岗位空缺。
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汽车研发人才缺口在50万以上;由于售后服务需要遍布城市(图库论坛)各个角落,维修人才缺口甚至达到了80万人左右。
正因为如此,吉利汽车集团正在酝酿一场被称之为"大雁计划"的人才革命。吉利人力资源负责人李信忠总监介绍说,这项计划从今年起实施,就是想把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生打造成一支大雁团队,准备通过一种独特的内生型人才培养体系造就新人才队伍,缓解目前汽车企业人才需求的窘迫。
产业升级换代受到制约
我国汽车产业近六年呈现出"爆炸式"发展态势,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开始露头,但由于人才培养有一定周期,在汽车产业完成量变进而全面升级换代时,眼下人才紧缺的态势就不可避免了。
尤为严峻的是汽车人才结构性短缺。中国汽车业的迅速全面发展,需要包括研发、工程技术、营销、采购、运营、金融、维修等多个环节不同领域的人才,而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汽车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多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上拥有一定基础,对于其他环节的人才培养极为短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分析说,我国汽车业缺乏人才是多层次的,"技术―管理复合型"和"多领域技术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现在的汽车业更加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如研发人才除了具备机械制造等基本技术以外,还要懂得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营销人员需要有熟练的营销技巧,还要懂得汽车结构,并了解汽车行业相关知识,熟悉汽车保养和维修,有时甚至还要懂得一定的理财知识,能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等等。
从岗位需求角度分析,今后汽车业人才需求点将更多地会集中在中高层级的专业人才以及一直十分紧缺的高级技工。他们要求有快速的故障诊断能力,对物流生产线制造等有一定了解,跟企业现代化设备的发展保持相同步调,同时要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
随着国际业务迅速发展,汽车行业国际经营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同时,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把握最新专业科技动态的高级技术开发人才队伍也是当务之急。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知名人力资源专家王志刚认为,人才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纷纷加快了本土化步伐,急需熟悉本地情况的专业人才。而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迫切需要大量人才来补充。
队伍扩容有待加强校企合作
汽车人才一时紧缺摆在眼前,可从长远看,培养多了,就业又是问题,这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两难。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树华认为,在此意义上讲,除了企业注重内部自主培养外,校企联手持续性定向培养才是摆脱汽车人才困境的解决之道。
正如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刘裕和所说,加快汽车人才培养已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利用产、学、研模式来培养汽车人才则是现阶段一种比较理想的形式。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是产学结合培养汽车人才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在汽车人才成长的全过程中,学校主要进行基础教育,为成才打基础。在学校阶段,学生理论功底扎实,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但学生这些优势要转化为生产力,接受市场考验,则需要企业参与,即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机会,更贴近市场,在实践中得到磨练,使高校教育更具针对性。学校与企业一起搭建科研平台,联手培养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需要,双方都将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