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嫦娥一号"第三次变轨成功 未来十天4看点 30日开启紫外敏感器 -沪指高开 盘中突破5800点 港股轻越三万一 内地资金话语权凸现 -国土部:已制定办法查处囤地开发商 新政后公积金贷款额度吃紧 -京沪高铁领导小组成立 曾培炎任组长(名单) 融资模式将有新动作 -中国公司包揽全球市值前十榜半壁江山 中石油发行价每股16.7元 -5名污染事件公司负责人获绿色人物反面提名 违法排污可罚100万 -近三成私营企业主想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自我评价属中等阶层 -财产性收入增速或将连续三年跑赢工资 前三季工资增幅跑赢CPI -奥运门票第二阶段预售30日9时启动(附购票电话) 网上订票流程 -全国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出现柴油荒
揭开“神秘”面纱:保送生如何通过重点大学面试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10月15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在北大招生网贴出了《北京大学2008年自主、保送、特长生招生相关政策说明》,拉开了自主、保送、特长生招生的序幕,立即引来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重点大学的自主、保送、特长生、小语种招生与普通高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获取资格的考生除笔试外,还要进行面试。由于面试是主考官和考生面对面“一对一”进行的,没有统一的考题而让人备感神秘。

高校保送生、小语种和自主招生在即,有的考生和家长关注面试考题,希望由此找到捷径;有的高中生开始研究诸如面试攻略之类的事情,希望打通走进大学校园的道路。这一切真的有效吗?本报进行多方面打探,为您揭开重点大学面试的神秘面纱。

面试流程形式因校而异

高校自主、保送、特长生、小语种面试的分数,各校在确定录取时一般占考生整个分数的20%~40%分。因它的分量十足备受人们关注。面试的流程和形式,成为各校考试的一大法宝。

参加过北京大学面试的同学为我们整理出了自主招生考试面试的流程和形式:面试把考生分为5人一组,每组有3位主考官。首先是考生自我介绍,要求3句话以内,多说会扣分;然后是抽题回答问题,可以有一次重新抽题的机会,限时5分钟,这个问题是每人必答的;再就是自由讨论,大家针对自己组内这5个问题自由发表看法,考官也会就某一问题问某位考生。

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形式与北京大学的差不多。小组讨论一般是围绕一个社会现象谈谈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案,教授问的问题不是太专业化。小组讨论题主要考的是与别人的合作能力,要体现出团队精神,切忌以我为中心不让组内其他同学发言。5个人的小组,没有组长,可以各抒己见,很容易出现分歧和混乱的情况,这时候总要有一个人来控制这种局面。所以在面对小组讨论这种类型的面试题的时候,要注意和其他人的配合,让整个小组得出一个结论。

相比而言,招收小语种专业的高校面试和其他专业的面试有所不同。据了解,北京语言大学小语种面试会有读文章问问题,也会问些生活性的问题,比如爱好之类的问题。口语考试前都会抽题,老师也会让你进行一下自我介绍,这个部分可以自己提前准备。

因学校不同,面试的风格也不一样。清华大学的面试更侧重于针对个人专长挖掘考生最大潜能,而北京大学的面试则更多地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社会认知的能力。

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考生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面试老师才有好的效果呢?据郑州外国语学校一些保送生介绍,在面试环节中,一些细节也会影响到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考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礼貌、态度和眼神,要在自信中表现出谦虚。眼神要看着主考官,而不要不断地游移。在展示知识面的同时,要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问题的高雅品位。

来源: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公务员面试通关宝典:听"第一考"胜出者说"面经"
公务员名师经典解答公务员面试真题
公务员面试中的五个经典“套话”
港大在沪选考生更看重面试 高考成绩非唯一标准
北京高职招生考试结束 各院校提高笔试面试权重
香港科大校长:面试决定录取对农村学生不公平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甘肃斥资19亿修复敦煌生态 7000万元急救月牙泉
中国将在2015年迎来石油产量顶峰 年产量达1.9亿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 2007中国禁毒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