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地量不明拉高地价
央企缘何政策高压下集中拿地?土地市场未来预期如何?
一位开发商老总表示:“无论是北京地方版11条,还是刚出的‘国19条’,都要求保障和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且供应占比均大幅提高,但是在用地供应的绝对量上却没有明确,这意味着普通商品房用地反而减少,粥少僧多,开发商们不得不争夺这些地块,‘地王’频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记者也注意到,虽然“国19条”明确要求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套型自住房,但是并不意味着今年全年房地产土地供应总量增长。相反,由于保障性住房用地占比达70%,意味着今年只有30%的土地给予普通商品房,这无形中调高了开发商们的拿地预期。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从土地市场的竞争热度看,地价居高不下,各行各业都想分享房地产的高利润,但土地供应有限,由此今年北京的房价也基本没有降价的可能。
呼唤“非常手段”
面对目前楼市,一些常规化调控政策似乎效果并不显著,或许唯有用“非常手段”才能遏制如脱缰之马的房价、地价。
记者注意到,从2009年楼市回暖以来,央企地王就成为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北京下半年的地王全部为央企背景的房企获得),一时间“国进民退”的说法也遍布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还特意下令禁止央企当地王,而“国11条”也要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
邹晓云分析表示,一个又一个央企地王现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土地供求关系范畴。他指出,央企地王的背后,是房地产结构、金融信贷投放、土地财政等一系列的不合理机制问题。“应该好好问一问,央企的大量资金来自何处?”
邹晓云表示,土地财政制度也是地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为此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
邹晓云还给出了更为“非常的”药方。他建议,应严令央企全部退出商品房市场,将有限的国有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建设方面(如建设廉租房)。并且,对于捂盘的开发商,开征高额的房屋空置税。(上海证券报 记者于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