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落实并不容易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最引人关切的是零关税。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关税是9.8%,自今年开始,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东盟4个新成员国对中国平均关税降至5.6%,2015年实现90%零关税。
“零关税来之不易,但落实下来并非那么容易。”2009年,中国机械建设总公司在印尼建电厂基地时,曾负责物流采购的魏巍对《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说。据他当时的经历,购买板房零配件的关税大概10%,但实际上却有50%。当产品经过东盟国家海关时,对方在清关、提货上非常苛刻,手续繁琐,并设置人为障碍,常常按欧洲产品价格标准来估价中国产品,从中渔利。在魏巍看来,自贸区建成之后,非关税的、隐性的贸易壁垒仍会大量存在。
北京锐锋钝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也对《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说:“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以及东盟各国不同的工业标准,都会取代关税成为贸易的阻碍。”王伟在泰国时注意到,泰国的销售渠道大多被少数大公司垄断,面对消费者,他们统一价格,坚决不打价格战。而对于生产厂家则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厂家很难取得销售资格。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生产的空调、电视等家电比泰国生产的便宜很多,却进不到主流市场的原因。
然而,迫在眉睫的还有如何打破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遭遇“倾销制裁”的“魔咒”。
魏巍介绍说,在印尼等几个东盟国家,当地人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但包括汽车在内当地人使用的品牌多是日本的本田和三菱。在中国机械建设总公司建设的电厂办公设备中,当地业主不同意选用中国推荐的海尔和格兰仕等品牌电器,而是选用日本松下电器。
日本在东南亚经营多年,一直是对东盟影响最大的亚洲国家。在2008年底,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生效,10年内日本与东盟贸易90%的商品将实行零关税。但在此之前,日本汽车、家电等就已经占据了当地市场,东南亚各国基本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产业,即使有,也都是日本在当地投资的工厂。另外,欧、美等国也一直是东盟的主要出口和投资国,其跨国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东南亚的经济。
相比而言,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东盟在华的投资。“当地人总有这样的感觉,日本和韩国是去投资的,而中国人是去打工的,是去和他们抢饭碗的。”北京锐锋钝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对《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说。而且,中国目前还是习惯以大型国有企业与东盟国家的政府高层对接的方式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就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南亚研究室国际问题专家傅小强在接受《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采访时说:“未来投资会增加,将不只是输出商品,而是包括服务、金融等整体性的输出。”在傅小强看来,自贸区内逐步采纳人民币作为结算以至储备货币,令人民币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逐步扩大世界影响力,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一个重要作用。
错失关税优惠待遇
台湾商人简伯渊十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大陆和东盟之间做生意。他第一个生意是珠宝,从泰国卖往中国,第二个生意是文具,从中国卖往泰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珠宝和文具以后不用考虑税的问题了,以后还要再增加一个进口中国的小电器销往东盟,也是可以免税的。”他告诉《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
简伯渊告诉《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我接触的很多中国出口企业不知道填写原产地证明书,申请的热情也不高,很多都没有享受到减税优惠。”
广西社科院副院长、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古小松也告诉《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在他的调研中,有很多中国出口企业对自贸区协议不了解。“什么产品可以减税,怎么减税都不是很清楚。”
原产地证明书,是证明商品原产地的一种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和“护照”,其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作为进口国海关确定税率待遇的依据。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同一货物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数道生产和加工才最终成型。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定》规定:如一种产品的本地加工增值不低于该产品总价值的40%,则该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产品,即可申请原产地证明书,获得减免关税的最大优惠待遇,否则只能享受WTO最惠国关税待遇。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在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注册备案的进出口企业中,申请原产地证书备案的企业不足三分之一。
从另一个方面看,原产地规则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外有别,只有区域内的成员才能享受优惠政策,原产地规定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台湾会有三分之二出口受到威胁,尤其石化业首当其冲,税率差距约在百分之六到七。”台湾商人简伯渊告诉《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
东盟一向与台湾经贸热络,2007年一度成为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大陆更是台湾多年来的最大贸易伙伴,台湾四成出口都销往大陆。在如今自由贸易协议的关税减让下,台湾对大陆和东盟十国贸易的关税将比其他会员体高出4%至5%。
“将会有更多的台商到中国内地设厂转出口,更多地依赖与大陆的经贸免除关税障碍。”简伯渊对《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说。而傅小强说:“竞争是必然的,但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双方的优势产业和领域都会得到发展。”台商为求生存,不仅或明或暗地融入大陆,也有可能借牌其他会员体。
对于区域外的第三方,古小松则建议中国企业要充分利用东盟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签订的、但没有和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