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过于依赖物资消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发展方式问题突出暴露出来,使得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当前更显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的经济工作“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日前省委召开的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常委会议也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核心任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重要手段”。因此,落实“促转变”,除了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重要一环。
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转变”的强大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技术成果建立起来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其引致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广东必须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及时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实践证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由于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差异,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新兴产业的构成也有所不同。只有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及时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失时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促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领先发展的态势。随着生产要素的提高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增加,广东必须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以及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基础和潜在优势,广东应该搞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海洋开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应包括重大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引进培养、创新体系构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等;发展目标尽可能量化,明确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等事项,确保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极。
大力推进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应用
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基础之上,特别是必须拥有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广东可围绕发展上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争取每年有30—50项有实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注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推进现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扩大粤港科技联合招标规模,积极发展产学研联盟,切实加强支柱产业研究院和专业镇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珠三角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通过吸引大量新兴产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入驻,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密集型城市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空间载体。
积极延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新兴产业往往是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在实现自身快速扩张的同时,必须通过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达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驶入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的目的。围绕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广东应着力延伸新兴产业链。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可以对新兴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可坚持布局科学合理、产业相对集聚、用地节约集约的原则,通过规划和建设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空间集中。突出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提供良好的孵化和创业环境。搞好外引内联,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重点企业加大专业招商力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新兴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项目,促进世界或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进驻,推进产业聚集,促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簇群形成。
加强对新兴战略型产业的引导和扶持
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还是以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主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多都会对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必要的培育和扶持,包括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加大对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的资金投入等。广东应充实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以及高端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引导银行、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这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或返还等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实施“创新采购”制度,建立政府采购链条,将创新采购与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自主创新产品首购等相关政策相结合,全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熊国平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