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全国拉响天然气荒警报 渝缺口10亿方 中石油否认逼宫涨价 原因 -中国籍枪手在塞班岛向游客扫射造成4死6伤 可能因经济问题行凶 -鹤岗矿难遇难者增至104人 仍有4人被困 -发改委否认87度为电价调升标准 各省自定家庭月基本生活用电额 -商务部敦促欧委会提议终止对华皮鞋反倾销措施 我鞋企谨慎观望 -QDII明年掀出海竞赛潮 5公司IPO申请获批 创业板被否企业已8家 -深交所严惩深国商股东及控制人 处罚收购失信 五粮液案索赔有望 -北大校长推荐名单公示结束 京首批学生公示 教育部原发言人质疑 -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公布 分数线360分 港澳台合格者可申职业资格 -中国参加联合国反腐大会 希望加强引渡合作 与欧盟28次人权对话
首页>>能源
福建试水“市场换石油”每年进口千万吨沙特原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11月11日,中国第一个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全面一体化中外合资项目———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宣布全面建成投产,进入商业运行阶段。

这个年炼油能力1200万吨的项目吸引了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媒体的关注。业界人士分析,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它的规模,更重要的是这个中外合资项目,开创了“市场换石油”的中外能源合作新模式,对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由以市场换技术转变为以市场换资源

2007年3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沙特阿美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两个合资企业———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福建联合石化)和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森美)。这两个合资企业的总投资额约为50亿美元,组成了我国第一个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全面一体化中外合资项目。

根据福建联合石化提供的资料显示,“福建联合石化”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福建炼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按50%、25%、25%的股比投资兴建。福建炼化是一家由中石化与福建省各自持有50%股份的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是一家埃克森美孚公司独资关联公司。沙特阿美是一家沙特阿美公司独资关联公司。另外,“中石化森美”由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按55%、22.5%、22.5%的股比投资建立,将在福建省管理和经营大约750个加油站和若干个油库。

据中石化相关人士介绍,两个合资企业建成投产后,福建炼油乙烯合资项目将把福建省炼油能力从400万吨/年扩大至1200万吨/年,并大幅提高加工含硫原油的炼制能力,主要加工沙特含硫原油,生产高质量的石油产品。

同时,该项目还包括新建的一套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一套8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和一套7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

“这一项目的全面投产,象征着福建省在石化产业领域的飞跃。”谈起这个项目,福建省经贸委石化办相关负责人张有屏难掩心中兴奋。福建是个石化工业小省,但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600亿元,带动下游化工产品产值1500多亿元。

“不仅是在项目规模上,福建炼化一体化合资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实现中外三方在石化资源领域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互补,更加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本报记者点出了更深的意义。

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被业界喻为一个以“市场换石油”的典型个案。以往国内的合资项目大多是以市场换技术,但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既换来了技术,更重要的是换来了宝贵的石油资源。“中国有广大的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沙特有石油资源,埃克森美孚有先进的炼化技术,该项目各取所长,有利于实现三方共赢。”张有屏指出。

每年可利用不少于1000万吨沙特原油

此次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庆典仪式,引起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不仅是这个中外合资项目,包括中俄、中委签订巨额石油贷款协议,中石化收购Addax石油公司,中海油中石化联合收购安哥拉油田资产等,今年以来中国石化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一连串动作,无一不引起世界瞩目。

一方面是中国巨大的能源需求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油企巨大的海外投资能力令不少国家羡慕不已。但中国油企参股海外公司,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股权分享海外公司经营收益,部分抵消国际油价巨幅波动带来的损失。但同时中方企业必须承担海外投资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能源市场动荡不堪,而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机遇把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仍存在不足。不可否认,在国际化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海外扩张潜藏着较大风险。

“以市场换石油,对中方来说应该是风险最低、获益最稳定的一种合作方式,”林伯强指出,这样既可以确保稳定的油源,又可将中方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时承诺,三年内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外资企业可在国内设立加油站;五年内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外国公司可在国内申请成品油的批发、仓储经营资格。

按照这一时间表,我国于2004年12月开放了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12月开放了成品油批发市场。目前,诸如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等大型石化跨国企业几乎都已在我国布局。

而且,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信心不断增强,石化巨头们在中国投资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既投资于下游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也开始涵盖石化产业链中、上游,不少外资企业还开始涉足石化物流、储运等配套项目。

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通过两个合资企业的设立,外方不仅可享受炼油、化工环节带给企业的利润,同时还通过参股销售企业中石化森美,参与福建境内750多座加油站和若干个油库的经营。

那么,在这一模式中,让出部分市场份额的中方投资者,又将有何收获?记者从中石化方面了解到,根据相关合作协议,今后数十年间,沙特阿美将保证每年向该项目供应不少于1000万吨的原油。

在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甚至为接收沙特原油专门修建了一座30万吨级的码头———泉州青兰山原油码头。就在今年2月,作为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工程的泉州青兰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开港,接收了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首船近12万吨原油。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原油需求萎缩、国际油价巨幅波动,而中国巨大的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潜力吸引了更多产油国的目光。“在当前国际能源市场环境下,加快引进产油国投资我国石化产业,既扩大原油进口又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林伯强说。

应加快“引进来”能源战略步伐

“稳定的油源是中外能源合作关键。”林伯强明确指出,福建炼化一体化合资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实现中外三方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互补,代表着中国“引进来”能源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将更加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政策的落实与推进。

林伯强指出,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50%。而且我国人均石油消费大概仅为世界人均的一半,今后石油消费增长幅度持续加大和对外依存度增长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关专家建议,在国内能源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我国石化产业应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多方寻求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由于国际油价大幅回落,我国石化企业“走出去”谈判应该比较容易一些。例如今年2月,长达9年悬而未决的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在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的背景下,终于以“贷款换石油”的形式达成协议。

但国际原油市场瞬息万变。就在今年11月18日,国际油价一度重回80美元。从长期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回暖,很难说油价不会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在此背景之下,石化产业“引进来”模式,自然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另一大选择。

林伯强表示,“引进来”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对于产油国,中国持续的石油需求将提供更大的市场,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过重依赖;而中国则可以获取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

“在国际能源市场,‘引进来’模式较少触及能源问题的敏感面,可以避免海外石油资产并购的种种障碍,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制度上都对中国油企有利,可能是获得油源的更有效途径。”林伯强说。

中国寻求海外油源四种模式的利与弊

今年8月份,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完成中国公司海外资产收购最大的一笔成功交易。并购、贷款、签署合作协议……近两年来,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大手笔,无一不引起世界瞩目。梳理近两年来我国积极寻求海外稳定能源供应的案例,基本可归纳为四种模式。

寻求海外油源呈现四种模式

———“参股换石油”模式。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拓展大多采取股权收购方式,并越来越受到国际能源市场的青睐。今年8月份,中石化以75.6亿美元总价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完成迄今为止中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的一笔成功交易。

9月份,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弟弟尼尔·布什率领一批美国中小石油企业到中国厦门招商。他透露,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美国部分中小石油公司生存艰难,为中国民企参与美国本土投资提供了良机。

———“技术换石油”模式。今年11月3日,中石油、英国石油公司联合与伊拉克石油部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服务协议,为伊拉克开发其境内最大的鲁迈拉油田。在中东地区,中海油还与卡塔尔石油集团签有一份油田勘探及产品分成协议。根据这份长达25年的协议,中海油将在卡塔尔东海岸的5649平方公里海域内进行勘探作业。

———“贷款换石油”模式。今年2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将向俄罗斯两家石油企业提供共计约250亿美元的贷款,同时,俄罗斯将在未来20年每年向中国输出1500万吨石油。

当世界各国仍在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之时,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备受欢迎。仅仅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相继与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签署了一系列总价值达44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

———“市场换石油”模式。以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为代表,通过中外合作开发国内炼化、成品油及化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锁定可靠的国际原油供应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全国拉响天然气荒警报 渝缺口10亿方 中石油否认逼宫涨价 原因
中石油否认逼涨气价 称已超负荷供气
中石油:部分城市天然气供应已接近极限
中石油与苏丹签署三个油气领域合作文件
中石油签约伊最大油田 武钢南澳铁矿项目获批 将主控20亿吨资源
中石油正式签约伊拉克最大油田
专家:石油公司"逼宫"上调天然气价格可能性不大
新能源车规划料明年三月出台 石油三巨头集体涉足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 就业不佳专业将被调整
工信部发布199批新车目录 27款轿车即将投产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