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忧虑通胀不可取
M2(广义货币供应量)连续3个月同比增幅超过25%让一些人开始担忧通胀的出现。
两位专家对于未来通胀的判断形成了“碰撞”。一位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另一位则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
哈继铭称,为防止通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在11月末、12月初面临调整,但调整初期不会是加息等硬措施,更多的可能采取央票发行、窗口指导调整放贷结构等软手段,加息则可能需要等到明年通胀已形成的时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李扬的观点。李扬认为,通胀不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基于我国较高的国民储蓄率,高增长的货币供应并不会对物价形成重大上升压力。
有官方背景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做出的判断则是:短期内消费物价持续显著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存款规模远远高于贷款规模。
专家分析,在我国高储蓄的特殊环境下,高达50%的储蓄率是高增长的货币供应未必导致高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货币供应主要来自企业和居民存款,M2构成中有90%多是存款,这种基于国民储蓄的货币供应增长对物价的影响是中性的。即由于高储蓄率的存在,使得充沛的货币供给带给物价的上涨压力被大大削弱。
从历史上看,我国发生的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胀,货币供应也不是重要原因。如1993-1995年发生的两位数的严重通胀,是特殊历史时期下打破价格双轨制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所引发的;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通胀则是国内肉类供给减少和国外粮食、能源、资源品价格暴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人士认为,引发未来通胀的因素将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国内粮食、肉类等农产品和煤炭、铁矿等资源品的价格走势;因美元泛滥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可能性;国内石油、电信等垄断领域和水、电等公共事业领域的价格改革引发CPI上涨的风险。
上述因素中除第二项已经有所表现外,其余两项还处于朦胧状态中,因此,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风险,国家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仍要围绕这一问题来制定。
在现阶段,没有必要过分的忧虑通胀。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才是真
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清晰的,即肯定不会。即使是在中国宏观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背景下也不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在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强调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要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下半年信贷投放将稳中趋降”,不排除今年11月、12月信贷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
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信贷的节奏、力度、重点是没有疑问的,调整的方向就是要解决经济复苏的动力切换问题。
到目前,国家有关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已经接近全部出齐。这些规划的重要相同点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信贷资金的支持。
信贷投放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此前,金融监管部门一再强调,要进一步开发促进居民消费的多种消费信贷产品,增加对居民消费贷款的投放,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靳彦民认为,下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应改变。与此同时,应针对信贷激增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结构,防范潜在风险。
郭田勇则建议,下半年监管部门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对一些领域贷款增长过快做出风险警示;同时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进行微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是扩张性的,即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这符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战略,不可轻易言变。
在去年四季度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且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增加。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还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添一把火”,将经济止跌回暖的趋势进一步巩固。(记者 闫立良 董少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