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1月9日公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至今,已过去180多天,在“快、重、准、实”的原则下,各项投资被迅速推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所取得的积极效应令世界瞩目。
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方面,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落实似乎并不完美。
5月1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下称《审计情况》)披露,审计在监督检查中央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中,查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有的甚至只有48%。
5月2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09年第4号审计结果公告披露,10省区违规资金达26亿多。
48%、26亿——在乐观的大气氛中,这两个数字显得颇为刺眼。
地方投资配套困难?
在4万亿元投资中,中央政府新增的1.18万亿元分两年进行投资,今年预算投资5000亿。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中央1.18万亿投资已分三期陆续下达。首期1800亿是在去年年底下拨各个地方(1000亿中央投资资金加上800亿灾区重建资金),第二期1300亿资金已在今年第一季度拨付,第三期700亿正在下达。
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及落实情况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5月1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情况》,是从国家层面第一次向全社会公布4万亿元刺激方案资金的落实情况。
《审计情况》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2008年底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已全部下达,2009年初新增13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基本下达。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些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
国家发改委投资所原所长张汉亚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中央政府投资到位率没达到100%的原因是财政拨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比如有些项目还没有完全通过论证。“中央投资历来也不是100%能够到位。这次中央新增1.18万亿,投资量比较大,相应地,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
按以往经验,94%的中央投资到位率并不低。但是审计署公布的“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却出乎大家的预料。
“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48%,已经很不错了。不仅是这次,多年以来,地方政府都喜欢要项目时搭上配套资金,往往最后造成发不起施工工人工资,而欠资的原因都是地方财政资金到不了位。”张汉亚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中央资金带动地方财政不高,是在预料之中的。地方财政的建设资金本来就不是很充足,所以中央才允许每个地方发一些地方债,来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缺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改委专家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而地方债的发行也遭遇了尴尬。5月7日,总额40亿元的2009年河北省政府债券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当日收盘,该债券全天没有成交。同期上市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债券和陕西省政府债券,亦遭零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