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外资行内地产品涉欺诈 四大行下调外币存款利率 QDII外资行败 -3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70万亿元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保持双降 -未来30年城镇、农村及流动人口将各达5亿 -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名单 港深沪列前三 城市经济增速领跑全球 -中国海上阅兵式安保执行"奥运标准" 护航编队已护航商船逾200艘 -中海油回应千万年薪:实际与名义收入有差别 浦发高管高薪触红线 -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降 官员低价购房是潜规则 房产腐败高发 -部分乳品安全标准将修改 北京日报手口足病逾百例 山东死19例 -3月中国汽车销量首超美国现拐点 三大汽配市场不合格配件(名单) -国内成品油价中旬或涨 预计幅度超4% 石油需求萎缩中国仅微增
首页>>宏观经济
财政刺激效果显现中国经济复苏加快 下半年通胀压力或重现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4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信贷增速放缓不应视为紧缩标志

今年第一季度信贷的急速扩张已经引发了市场对于今后潜在的信贷紧缩的担忧。不过,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已强调指出,将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并支持经济增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金融危机深化的大环境下,央行承诺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王黔认为,这些措辞显示,当国内经济复苏仍处于初步阶段且外部环境仍然严峻之时,央行似乎不打算紧缩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摩根大通认为,为了支持与今年8%的GDP增长目标相一致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FAI)增速,监管者将容忍贷款增速偏高。基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验,超过50%的FAI由银行贷款融资应当被视为正常。如果中国今年FAI最高将达到15万亿元至16万亿元,市场不应对全年新增贷款高达7万亿元至8万亿元感到吃惊。这是政府可能会容忍的新增贷款水平。”她如是说。

王黔还表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季度贷款大增反映了商业银行为了使今年的利息收入最大化而提前行动的动机。历史经验表明,一季度新增贷款通常占到全年总额的40%至50%。如果是这样,今年全年的新增贷款总额将达到8万亿元至9万亿元。另外,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的相当大一部分反映了短期票据融资,以及商业银行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出售一些票据来调整其贷款业务量以增加实际贷款额,而不会大幅增加未来新增贷款的数量。因此,王黔认为未来几个月贷款扩张速度的放缓应当在市场预料之中,不应被视为央行将紧缩的标志。

下半年通胀压力或将重现

在通胀形势方面,2月份总体CPI已下跌至负值区域,且由于消费者价格下跌以及零售商大幅打折,加上2008年上半年非常高的食品价格基数效应,孙明春预计负通胀将会持续至6月份左右。“随着基数效应的消退以及一揽子刺激措施的影响逐渐推高生产者价格,下半年将会重现通胀,第四季度通胀有可能上扬至年同比2.8%。全年来看,我们预期CPI通胀平均为0.6%,较2008年的5.9%出现大幅回落。”他说。

在财政政策方面,孙明春预期2009年至2010年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至少增加至7亿元至8亿元的规模,从而为经济提供进一步的、及时的刺激。有鉴于此,他认为8%的增长率预期存在上行可能。

在经济的下行风险方面,他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一揽子刺激计划不能如原来预期的那样快速实施,私人部门可能因此在刺激效果显现之前减少投资,这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之后将需要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来启动经济。二是全球需求的下降速度比预期快得多,从而导致净出口的降幅大于野村证券目前预期的50%。当然,他表示,这两个风险发生的概率都较低。 (记者 袁蓉君)

来源: 金融时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具备条件 将撬动全球经济好转
专家:中国经济拐点已现 刺激政策短期不应加码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二季度中国经济触底反弹
一季度发电量降幅明显收窄 中国经济现回暖迹象
学者: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二次探底 走势或呈W型
中国经济周期性收缩将会持续至2010年 出口不乐观
外电:企业信心指数回升 中国经济"最坏时刻已过"
中国经济现回暖 新一轮经济刺激蓄势待发
不能高估“去库存化”结束对中国经济刺激作用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成功发射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 送入预定轨道[图]
俄政府批准中俄石油贸易及管道协议 中国支线开工在即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