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郑也夫:提高出行成本治堵
前提是拥有完善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本报讯 (记者王姝)昨日,人大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认为,提高包括燃油税、停车费在内的出行成本,这一经过国外多个城市检验有效的管理手段,是缓解北京拥堵的良策。
郑也夫同时表示,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是,城市拥有完善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北京一直在发展公共交通,但有些环节还是不够方便,比如地铁换乘,从一个线路换到另一个线路,路线过长、占用时间多,地铁开的并不慢,但换乘却耽误了时间。
分析
市民支持限行因习惯而接受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对该份调查表进行了分析。
唐钧说,每周停驶一天,确实影响了部分人的生活,因此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尾号限行确实也不是解决北京拥堵的治本之策。在治本难、短期没有收效的前提下,职能部门如果不采取治标手段,那么将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继续限行同时得到了另一部分人的支持,因为限行半年来,他们已经习惯并接受,停驶日已经找到了其他替代办法。
市民声音
支持方
“车辆都上路就更堵了”
赵女士家住三元桥,工作单位在宣武门,尾号限行半年来,不能上路的日子,她的交通工具都是地铁。
“家门口、单位门口都是地铁站,很方便,就是太挤,尤其是换乘站,挤成相片了。”赵女士说,自驾车上班,她大约需要35分钟,乘坐地铁不比自己开车慢。
所以,赵女士支持继续限行,她觉得北京的车太多了,如果都上路就更堵了。还不如每人牺牲一天,另4天就畅快了,不那么堵了。
反对方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
北京一通信公司的员工李女士家住六里桥,工作单位在灯市口。她说,尾号限行半年来,一直在熬,“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举双手反对继续限行。”
李女士说,半年来,每周不能上路的那一天,她都要多出53元打车开销。18元搞定孩子:孩子所在学校没有班车,又没有直达公交车,只好打车;35元搞定自己,送完孩子,再打车火速赶到单位,“这样才能不迟到。早上时间太紧,可公交车没谱。如果上学、上班都靠公交,全家人得早上5点起床。”
李女士表示,如果公交车运行时间有保障,而且不太挤,她愿意放弃自驾车,可现在,自驾车是她的唯一选择。不管本月10日后是否继续限行,她都准备买第二辆车,以防以后用车时再受到限制。
她说身边的朋友,不少人都有相同的计划,“被限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