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 金融风暴横扫全球 中国能否对抗
09年全球资本流动或遇拐点 亚太国际资本投资趋势
08年金融运行分析与09年预测 国内风险上升
08年物价走势遇过山车 09年将进一步走低 面临通缩风险
08年中国PPI大起大落 四因素影响物价波动
09年中国总需求将减弱 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开始于2001年的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在2007年四季度出现转折,并在2008年确立周期性下滑态势。发生于三季度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又形成较强冲击。在国内经济进入周期性下滑和国外经济金融动荡冲击的双重作用下,2008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仅增长6.8%,GDP增速逐季下降,回落势头在下半年非常明显。与经济运行态势相对应,我国金融调控和金融运行在2008年上下半年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格局:上半年金融调控持续从紧,货币供应增长相对平稳,M2增速持续低于M1增速;下半年金融调控适度放松,货币供应增速不断放慢,M2增速反超M1增速。
一、2008年上半年金融调控坚持“从紧”,下半年转为“适度放松”
1.按照“双防”要求,2008年上半年金融调控坚持从紧
为达到“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目标,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上半年金融调控贯彻了“从紧”要求,具体有:(1)连续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4.5%上调至17.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2008年年初设定的信贷调控目标是全年新增贷款量不超过去年实际贷款量(3.63万亿元),并将对贷款的控制分解到各个季度,严格执行。(3)公开市场操作灵活搭配对冲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上半年,公开市场操作主要以每周二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每周四发行3个月和3年期央票,并搭配短期(7天、14天、28天)和长期(91天和182天)正回购的方式。公开市场操作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相配合,合理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一季度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回笼力度较大,除1月份由于春节因素,投放资金外,2、3月份单月资金净回笼规模达5000-6000亿元。二季度,伴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回笼力度明显减弱,5、6月份甚至转为净投放资金。
2.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2008年下半年金融调控出现松动
2008年下半年,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经济增长由过热转向过快下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调控也开始转向。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将宏观调控的目标由前期的”双防”调整为“保增长、控通胀”的“一保一控”,为达到“保增长”的目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开始出现松动。随着9月份以来全球金融风暴破坏力越来越强烈,我国经济增长下滑势头愈加明显,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彻底转型。
(1)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工、农、中、建、交、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17.5%下调至15.5%,其他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17.5%下调至13.5%。
(2)连续五次降息。在经过2007年连续六次加息后,2008年上半年,利率政策进入真空期。9月份以来,全球金融动荡不断加剧,各国央行纷纷推出注资、降息等一系列“救市”措施。我国央行根据国际利率的变动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需要,在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11月27日、12月23日连续五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4.14%下调至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则由7.47%下调至5.31%,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
(3)公开市场操作缩短央票发行期限,减小发行力度。2008年下半年,公开市场操作改为每周二发行1年期央票,每周四发行3个月和6个月期央票,并搭配短期正回购操作的方式,3年期央行票据和182天的正回购操作退出舞台。9月中旬以来,6个月期央票也退出发行。10月27日,央行公告称,每周二发行的1年期票据将改为隔周发行。进入12月份,1年期央票暂停发行。
(4)信贷总量控制松动。央行于8月底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要求确保新增信贷资源向“三农”、小企业、灾后重建倾斜。为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自10月27日起,央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为适应形势需要,11月初央行进一步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的硬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