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点,就是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物价形势,理性应对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对我国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回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解决总需求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努力增加紧缺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改善市场和稳定物价,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措施,减轻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压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广东省调研时指出,在当前的全球市场疲软下,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考验,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温总理的这一观点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市场普遍认为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庄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速适当放缓并不可怕,只要这种放缓是主动的和合理的。宏观调控也不可能是单一目标、互不相干的目标,而是一组目标,关键是要善于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均衡和实现手段的协调。
国家统计局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李晓超认为,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人大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两防”中的“一防”。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采取了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各项综合性政策。所以说,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经济出现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此外,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平稳回落。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个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总体上看,经济增速回落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0%的经济增速,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10.4%这个速度是最快的。
2003年底以来实施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快增长拉动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已逐步运行到合理区间,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另一方面,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仍然是平稳较快发展,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GDP增速较上年虽有所减慢,但仍然明显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国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这说明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效益是好的。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宏观调控更加注重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更注意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对经济风险更加警觉,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更加沉着娴熟,因而保障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抗干扰和抗风险能力。如面对今年以来灾害频发的形势变化,中央财政在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基调的同时不失灵活性和针对性,加强了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有力地保障了中央战略部署的实施。今年以来,围绕减少流动性过剩和抑制通货膨胀的预期目标,央行在改善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地保证了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
当然,既要保持增长,又要防通胀,中国经济要走好这一年,目前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李晓超介绍,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还比较高。初步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庄健认为,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点,就是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物价形势,理性应对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对我国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回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解决总需求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努力增加紧缺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改善市场和稳定物价,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措施,减轻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压力。
与1985-1988年、1992-1996年两次经济过热不同的是,前两次都是由投资规模扩张引起的总需求膨胀,属于内部需求膨胀所致,通过控制总需求尤其是控制住投资需求就能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而这次则有所不同,因为总需求里相当大部分表现为外部需求,这部分需求并没形成国内的最终需求,而是跑到了国际市场上。也就是说,在这五年里,我们一直用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来补贴全世界,其后果是国民福利的牺牲、增长的低效率和发展方式的粗放。
杨志表示,此次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深层次原因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过快的投资增长和出口拉动;直接原因是成本推动因素和外部通货膨胀输入。近年来,多数时期我国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高于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积累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货币政策导向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已数次提高贷款利率,资金成本呈上升趋势;节约能源资源以及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使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此外,多种因素使得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在较快上升。在国际市场,随着石油、谷物等重要商品的价格急速上涨,不仅大多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通货膨胀,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为越来越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所困扰。
应当看到,世界经济放缓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自动降温,出口增速下滑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贸易增长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只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正确估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充分认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就一定能沉着应对未来经济的各种挑战,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程瑞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