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成都经济体制改革中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图为街上的个体缝纫摊。
1984年7月,中央在北戴河开会讨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提纲,当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党的决议。
文件明确提出了中国要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变了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成为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对于中央的这个决定,邓小平这样评价。
【缘起】
提“商品经济必将万古长青”如泥牛入海
“起草过程中,对要不要提商品经济争议很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体改委原委员杨启先参与了这个文件的起草,他说,就是在文件出来后,争论也没有停止。
作为经济学家,杨启先认为这个《决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问题需逐步解决,但提出了“商品经济”概念是很大的突破。
然而,这样的突破却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
“商品经济必将万古长青。”早在1962年,广东社科院原副院长、经济学家卓炯便提出了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在那个年代,卓炯的声音如泥牛入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空气开始活跃,学界开始重提商品经济。
卓炯1979年春又撰写了著名论文《破除产品经济 发展商品经济》。同年,在无锡召开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规律讨论会上,厦门大学教授胡兆培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年后,时任社科院副院长的邓力群在《财贸战线》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主张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但这些见解没有被采纳。
1980年5月,被称为改革开放重要参谋的原国务院体改办(原国家体改委前身)成立,也希望在“商品经济”问题上作些努力,但没有成功。
杨启先说,体改办在1980年9月8日起草了成立后的第一个文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第一句用了经济学家薛暮桥的话:“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但在各省书记省长的座谈会上,对此分歧很大,文件也只好搁置另议。
1981年,杨启先就任体改办规划局长,提法就谨慎多了,只能说我国“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或者说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重提】
主张“商品经济论”被批“知识分子劣根性”
到了这一年底,“商品经济”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能冲击国家计划,农民只能在国家计划的范围内活动。”1981年11月22日,陈云在与各省书记座谈会上也强调要“按计划办事”。
“那个阶段,理论界也受到了极‘左’思想的干扰。”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说,一位中央领导曾批判经济学家关于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观点,说这些主张势必“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最终,1982年9月1日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指出“中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1982年、1983年间,媒体对商品经济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因主张“商品经济论”的经济学家薛暮桥还被批评为“有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在受到批判之后,薛暮桥最终作出了让步,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不是商品经济,而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
1982年和1983年对商品经济的批评有一个大的背景,这就是“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时,商品经济就被当成了精神污染之一。一位德高望重的南开大学教授就在《天津日报》上发表文章,批评经济理论界的精神污染。
其间,高层内部把经济学家分为四类,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作为第一类,主张商品经济的则列入第四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