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金融、证券与保险
金融业务加快发展。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5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企业存款增长2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1.3%;全年新增各项存款1345.12亿元,比上年多增135.32亿元。全省金融机构盈利107.59亿元,比上年增盈29.39亿元。
间接融资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加快3.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894.09亿元,多增242.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225.03亿元,多增25.83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668.25亿元,多增226.57亿元。
直接融资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境内上市公司48家,比上年增加3家;境外上市公司5家,增加1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96.3%;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21.09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0家,证券交易额22751.22亿元,增加18624.33亿元;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5257.93亿元,增加2538.67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加快20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47.82亿元,增长42.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135.73亿元,增长37.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10.61亿元,增长10.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7.14亿元,增长14.9%。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6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1.5%,加快51.3个百分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省普通高校99所,比上年增加3所。研究生教育招生1.41万人,增长6.2%;在学研究生4.33万人,毕业生0.95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9.12万人,增长9.5%;在校生89.86万人,毕业生20.9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3.68万人,增长7.1%;在校生83.06万人,毕业生25.6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3.81万人,下降10.5%;在校生130.73万人,毕业生40.87万人。初中招生73.36万人,增长0.9%;在校生223.58万人,毕业生94.8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6.28万人,增长9.8%;在校生444.84万人,毕业生71.2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3万人,增长72.0%;在校生1.32万人。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41%,提高0.29个百分点。各类民办学校4776所,在校学生133.57万人;民办普通高校13所,在校学生7.67万人;民办独立学院15所,在校学生7.67万人。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安排“863”计划项目81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1项,其中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4项。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个,新增4个。全省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70项,有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争取国家科技经费6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中南大学钟掘院士牵头的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项目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四轴宽轨K24A型高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等15项科技成果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签订技术合同598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40.77亿元,增长40.7%。
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全省专利申请量11233件,比上年增长9.6%。其中,发明专利3670件,占申请总量的32.7%;职务申请4067件,占申请总量的36.2%。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分别增长48.2%、112.7%、31.2%。全省专利授权量5687件,增长1.4%。株洲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三一重工被列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创建单位。
综合技术服务不断增强。年末全省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39个,新增29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个,新增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229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36个。完成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1.5万批次,比上年增长42.9%。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480张,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2271张。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点7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32种,测绘图书32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734张,大地成果4204点,航摄成果387片。地震、水文等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文化馆140个,公共图书馆120个,博物馆、纪念馆69个。花鼓戏《走进阳光》获第十二届全国文华奖文华剧目奖;花鼓戏《老表轶事》、《古画雄魂》分别获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和入选作品奖。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5座。全省有线电视用户510.12万户,增加39.99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9.03%,比上年提高0.65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69%,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发展良好。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GDP的比重4.9%,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出版图书4762种,报纸88种,期刊246种。期刊出版量10457万册,图书出版量30350万册。全年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业销售收入142.8亿元,利润总额11.83亿元。年产原创动漫2.8万分钟,居全国第一。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15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2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9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7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5.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1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12万人,注册护士5.57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省体育场地21302个。其中,体育馆142座,运动场656个,各种训练房20352个。全省运动员夺取13个世界冠军、6个亚洲冠军和31个全国冠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省建设占用耕地5056公顷,生态退耕510公顷,灾毁耕地247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31公顷,其他原因减少耕地52.75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7084公顷。全省共有5个县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农田稳定在336万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已发现各类矿种141种,探明储量的矿种101种。成功预报群发性地质灾害69起。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省关停小火电55.4万千瓦,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00万吨,关闭小水泥企业90家,关停环洞庭湖造纸企业146家。设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6.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2.7%,提高6.4个百分点。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7个;全省地表水满足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82.3%,提高7.14个百分点。洞庭湖局部水质由Ⅴ类上升为Ⅲ类。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5个。全年造林面积7.62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1%,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核认定,2007年,我省单位GDP能耗1.2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4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5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7.99%;单位GDP电耗1052.11千瓦时/万元,比上年增长0.02%。列入国家“千家节能企业”的28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7.7%,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6.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40.0%,比上年下降2.49个百分点。全省“百家节能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6.7%,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7.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52.5%,下降3.8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安全生产死亡人数4677人,比上年下降1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51人,下降30.1%;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2人,下降5%;煤矿百万吨煤死亡人数6.27人,下降23.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03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7.79人,下降25.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年末全省总人口6805.70万人,比上年增加3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52.91万人,乡村人口4052.79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11.4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98%,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96‰,比上年提高0.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71‰,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25‰,提高0.06个千分点。全省常住人口6355万人。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883.41万人,比上年增加41.24万人。全省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5636万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9.4万人;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1470万元,共有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1.54万人。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3.54元,比上年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加快2.6个百分点,增幅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人均工薪收入7975.14元,增长16.7%,加快8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1192.42元,增长10.0%,加快3.4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2955.07元,增长20.4%,加快7.3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170.91元,增长28.4%。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455.18元,增长26.9%;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8.02:1缩小为7.3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04.2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1712.31元,增长18.1%;家庭经营收入1963.91元,增长12.6%;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28.04元,增长16.0%。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90.72元,比上年增长10.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17.4%、17.2%和1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77.38元,比上年增加364.33元,增长12.1%。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14.5%、17.5%和20.8%。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6%,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和1.0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61.4部,移动电话机75.6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18平方米,增长2.3%。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6.61万人,比上年增长2.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80.30万人,增长9.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8.00万人,增长0.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20.50万人,增长10.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61万人,下降23.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56.20亿元,增长18.9%。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湖南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7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
4.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数据来源于省建设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