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粮价持续上涨。这次上涨有何特点?粮价波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如何规避风险,引导我国粮食产业进入和谐发展轨道?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世界粮价波动的基本规律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发展趋势表明,世界粮价存在一定的波动规律:剔除物价总水平攀升导致名义粮价上涨,至少在若干年度内,粮价在周期性下滑后,势必存在一个持续上涨周期。在此基础上,新的周期循环往复。这种周期律除了产需变化导致,一般由下列因素促成:
1.经济周期。全球一体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为“一国感冒,全球吃药”的共进共退,衍生出全球粮价的周期性涨落。就入世后的中国而言,粮价作为“万价之基”,经济周期的波谷发轫于粮价筑底,高峰则终结于粮价的无序暴涨,并与世界体现为日益一致的波动周期。
2.政府行为。即便是彻底市场化国家,政府也通过各种形式对粮食市场施加影响。我们强调自然因素导致粮价波动,其实全球范围内粮食生产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自然因素有时甚至没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各国事实证明,政府调控不仅对粮食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更主要是调控导致的价格反应过度现象始终如影相随。
3.自然气候。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研究表明,水汽从地表蒸发上去,每年的蒸发量相差不大,落在一个区域的多,落在其他地区的就会少。也就是说,一个地区遭受洪灾,与之对应的另外一个地区必有旱情。撇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等使气候复杂化的因素,气候规律反映在对粮价的影响上,即:若干年度内粮食产区天气相对平稳压低粮价与水旱灾害滞留推升粮价的交替出现。
4.粮食生产自身特点。“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决定调整粮食生产不会像工业生产那样,只要开足或减低马力就能立竿见影,过长的生产周期使它与生俱来具有调整的滞后性,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放大,通过价格对市场做出过激反应。
从根本上讲,粮食供求平衡是动态的,产不足需和供过于求是其常态。只是上述因素的叠加作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波动周期,放大了波动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