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区域合作在多个重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交通、人才、市场、产业和政策的一体化,为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接轨。围绕打造长三角三小时都市圈,三省市的公路水运通道建设逐步接轨;城际铁路、磁浮交通建设加速推进,三省市已就沪杭磁浮交通、沪乍嘉湖铁路、宁杭铁路等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体制和建设时序达成共识;港口码头建设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共建上海国际航动中心取得重要进展,如浙江与上海签署了联合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合作协议并联合推进该港区建设。
——区域之间相关规划相互衔接。三省市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了区域交通、环保、信息、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完成了《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规划》、《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发展规划》、《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等专项区域性规划,明确了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发区域合作的总体方向和具体要求。
——区域制度协议建设不断推进。近三年来,三省市在交通、环保、科技、人才、旅游、信用等领域签订了20多项合作协议和相关制度,明确合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三省市信用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推进方案》,确保总体对外宣传口径为“信用长三角”;又如在旅游业发展方面,三方共同构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出了“同游江浙沪,阳光新感受”的旅游促销口号。
——经济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目前,长三角已建立起了一批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金融、技术、商品等要素市场,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场。据统计,在全国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中,长三角地区就有6个。长三角各个城市已形成了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如上海以金融、证券、信息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业和以信息、汽车、电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南京的石化、电子业,杭州的轻纺、旅游业,宁波的石化,舟山的海水捕捞和养殖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发改委地区司规划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