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28日电(记者姜德群)我国沙尘源地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近年来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有力地保障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额济纳旗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区、北温带超干旱荒漠地带,属极强大陆性气候。当地拥有草原面积1.2亿多亩,其中可利用草原5434.9万亩。由于连年超载过牧,草原草本植物由上世纪80年代前的130多种减少到30种;草场植被覆盖率30年间降低了50%——80%;每亩平均生物量不足20公斤,草场载畜量下降了46%。由于草原长期得不到休养生息和近年来黑河上游来水量减少,使得额济纳旗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之一。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2002年开始,该旗开始实施专门针对这一状况的退牧还草工程。据额济纳旗农牧局草原监理站负责人介绍,自2002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该地区已有540万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截至2008年,额济纳旗退牧还草工程总投资达到9867万元,工程包括围栏封育、饲草料地、青贮窖等,目前围栏封育的草原植被覆盖率已由8%提高到15%,植物高度也由原先的平均10厘米增至平均40厘米以上,退化草地均已得到有效治理,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项目区的900多户牧民被转移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地区进行舍饲半舍饲养殖,牲畜头数由2002年的3.5万头(只)增加到2008年的6万头(只),而草原畜牧头数由2002年的10.5万头(只)减少到2008年的8.11万头(只)。2008年,该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