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来到田阳县百育镇四那村那生屯采访时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让那生屯人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就是村里集体建设的一座大沼气池。这座沼气池日产气量达100立方米,不仅能满足80户农户日常生活用能,还可日处理养猪场猪尿粪1.5吨,而沼液拿来养鱼,沼渣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农村资源的再生利用。如今只要一提起沼气工程,村里的老百姓就会交口称赞,村民覃敏敢:
“我家没有使用沼气以前,一年大概烧4000斤柴火,上山砍柴不仅辛苦还浪费资源。有了沼气以后,煮饭煮菜都用沼气,再也不用上山砍柴,厨房也没有烟熏熏的,家里干净多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区开始加快保护森林、改善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农村沼气池建设步伐,这也是我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连续多年将沼气池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中,每年沼气池建设以10-30万座的速度递增,使得大量农作物废料和牲畜粪便通过沼气池变废为宝,转化为多种廉价能源,走出了一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路子。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333万座,占农户总数的42%,是全国沼气池入户普及率最高的省区。已建设养殖沼气工程708处,年产沼气13.5亿立方米,可替代200万吨标准煤能量。累计节约薪柴650万吨,保护森林面积55万公顷。自治区能源办主任肖超:
“沼气池每年可以为广西农民增收节支47亿元,有1400万农民从中受益。”
近年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确保生态安全。特别是2008年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广西生态功能区别》,为合理布局产业、有效保护生态提供依据。同时,通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项目,启动了12个县的石漠化治理工程。累计实施封山育林1600多万亩,人工造林700多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272万亩,区划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7778万亩,居全国第三位,全区森林覆盖率为52.7%,居全国第四位。此外,我区还积极参与“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项目、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陈秋华:“广西生态环境建设非常好,山清水秀,碧海蓝天。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建设生态广西高度重视,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巩固我们的成果,把生态建设搞的更好,山更青树更绿。”
生态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使得我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2008年,我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二级水平,酸雨频率大于50%的城市由2005年的7个减少到4个;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按Ⅲ类水标准达标率为98%;近岸海域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为85.4%,一、二类水质海域比例达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