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重大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破土动工
新华网深圳10月13日电 13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又一个重大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破土动工。该实验将研究组成宇宙的一类重要的基本粒子——中微子的基本性质,对于人们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人员自2003年起开始进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前期研究,并根据大亚湾的地理特点,提出了原创性的实验方案和探测器设计。实验装置将建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的山腹内,其物理目标是通过探测核电站反应堆在发电时的自然产物——中微子,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θ13是中微子物理中最基本的未知参数,它的精确测量与人们所熟知的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有关,对未来中微子物理的发展将起到方向性的决定作用。
大亚湾核电基地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与岭澳一期核电站共四台装机容量近百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四个反应堆总热功率1160万千瓦。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核电机组正在建设,2011年完成后总热功率将增加至1720万千瓦,在世界上核电反应堆群的总功率将名列第二。大亚湾核电基地靠近山,有适于建造地下实验大厅的地点,以屏蔽对中微子测量形成本底的宇宙射线。岩石质量好,适于开挖地下隧道和实验大厅。经国内外专家反复比较论证,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世界上进行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的最佳场所。
同时,该实验也是在我国进行的、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是中美两国目前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有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美国、俄罗斯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研究单位的19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该项目得到美国能源部的积极支持,也得到其他参加国家与地区的经费支持,国际投入占实验投入的三分之一强。
目前,项目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已完成,探测器的设计与关键的小模型实验也已顺利完成,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在国内进行的,已具备设备制造的条件,即将开始生产。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先机,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隧道与实验厅建设和探测器制造,一年时间完成探测器的安装与调试,争取2010年底开始取数,预计三年后达到物理目标。(记者彭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