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粮食中长期规划纲要发布: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 无海外屯田计划 -中国三年内将投入9000亿建设保障房 加大中低价位住房建设力度 -前10月查出官员问题资金58亿 姜伟新坦陈建设系统为腐败高发区 -西气东输工程将延至穗港 万亿铁路投资:基建和机车车辆获益最深 -中石化否认油价变动由公司先递交申请 国际油价下跌拖累煤价 -明年铁矿石价或跌至上世纪90年代水平 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 -数十中国留学生涉嫌伪造被英大学开除 团中央:冬季长跑不是作秀 -文化部拟处罚营业性演出假唱 全文 建议停播违规电视购物广告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本周释放千余亿资金 10月居民储蓄增加3155亿 -国务院会议提出扩大内需四大实施措施
改革开放30年调研报告:东莞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1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的实践让东莞人认识到:如果说企业是“摇钱树”,那么环境就是“聚宝盆”。栽得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为打造“投资者的天堂”,东莞始终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关系发展前景的一件大事认真来抓。

在硬环境建设上,东莞先后走了两步棋:第一步,改革开放之初着重打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解决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问题。随着企业的增多,1988年开始实施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战略,发展联网公路,扩大水电供给,改善住宅、商业环境。1992年又提出实施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战略,以高标准和超前意识抓城市规划,以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90年代中期,用100多亿元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光纤中继传输程控电话数字交换网;兴建了176座桥梁,修建了4条主干公路、13条联网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000多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91公里,公路密度超过韩国。这一时期,东莞的城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原来的村镇已经变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第二步,新世纪以来着力抓提高。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对市、镇、村统筹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网络化基础设施。近年来共投入115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2005年,开展了清理违法搭建、违法用地、养殖业污染、无照经营等整治工作,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又推进以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旧村、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农贸市场等活动,全面建设安全、文明、清洁、安静的社会环境,打造适宜居住的城市。2007年,启动了40多处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对六大污染行业采取关闭、搬迁、在线监控等措施。市财政出资5.5亿元、镇村配套25亿元,兴建了5个森林公园,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8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1.2%,森林覆盖率33.1%;斥资5亿元建设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绿色世界城市公园,城市环境大为改善。

在软环境建设上,东莞抓了两件事:一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信贷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生态。为了创造这一条件,东莞一方面重视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吸引海内外金融机构来东莞开设分支机构;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建设高效、安全、开放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市政府建立了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贷款担保公司,为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组建了科技投资担保公司,成立民营企业融资辅导中心,重点支持制造型、科技型、外向型和就业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发生率只有2%。良好的金融生态吸引了更多的银行贷款,扩大了融资规模。二是建设和谐东莞。外来人口迅速增加,既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压力。市委和市政府决定用“新莞人”代替“外来工”的称谓,十分重视处理好本地居民与新莞人的关系,以关爱新莞人为切入点,突出为新莞人办好实事。他们加强工资和用工管理,把最低月工资标准从2005年的450元提高到2007年的720元;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社保年检制度,在新莞人中扩大工伤保险,目前新莞人参保率达82%;政府新建廉租房和收购农民旧房,以较低价格出租给新莞人。放宽新莞人入户规定,对企业技术骨干和表现优秀的新莞人,给予入户东莞等鼓励。为保障新莞人民主政治权利,在去年市党代会和两会上,新莞人首次出现5名政协委员和17名党员代表。最近,他们还在新莞人中公开选拔专职团市委副书记和市妇联副主席,并计划今后在工青妇组织中拿出若干职位进行公选。

四、壮大村镇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道路

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东莞经济的一大亮点,也是东莞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发展工商业中增强集体经济。早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东莞市就对集体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将适宜分户使用的耕牛、农具分配到户,将会堂、仓库等适合统一经营的资产保留在集体。对外开放后,东莞农民充分利用这些保留下来的集体资产,通过土地开发、建厂出租、房屋出租和门面房出租等方式,增加了集体收入。目前,在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农村,集中了全市2/3的户籍人口、经济总量和工业企业。到2007年底,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已达1089亿元,占全省同级资产的1/3强;年经营收入140亿元,约占全市公共可支配财力的1/3。村均净资产1.47亿元,均纯收入1463万元,全市没有一个集体经济“空白村”。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14元,其中来自集体的收入6934元,占60%。集体经济已成为东莞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以工建农中发展现代农业。东莞人懂得,农业的基础地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发展现代农业是东莞的一大优势。近些年来,东莞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的新目标,利用二、三产业的收入建设农业和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服务体系,努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向专业化、产业化迈进。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全市农村以林果业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格局。如今,全市大部分农民已经过上了宽裕的小康生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活跃在东莞大地。

在共同富裕中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先富帮后富,富村带穷村,是东莞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一些村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收入差距有所拉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他们着手对经济后进村进行帮扶,并逐步提高扶持标准。1985年纯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为扶持对象。从2002年开始,把81个纯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和11个经济欠发达镇列为扶持对象,通过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发放扶贫贷款、化解不良债务、结对挂钩帮扶等一系列措施,使欠发达村镇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到2007年底,这些欠发达村总资产达41.5亿元,年经营总收入3.1亿元。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为经济欠发达镇发放扶贫贷款34.6亿元,市财政投入农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2.84亿元,在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财政倾斜,有力地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缩小了各村镇发展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富而思进,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经过30年的迅猛发展,东莞人富了。怎样改变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现象,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这是摆在东莞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激励大家朝着新的目标迈进,他们着重抓了3件事:

一是以先进文化塑造人。东莞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要保持城市发展持久不衰的活力,必须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塑造城市文明,夯实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实现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为建设“文化新城”,创建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全市共投入15亿元建设文化设施,大剧院、展览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岭南画院等文化设施相继落成。投入40多亿元建成村镇文化中心80个,图书馆(室)367个、文化广场360个、电影院和影剧院49间,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他们还定期举办以高雅艺术和知识普及为特色的“文化周末”、“文化高地直播车”、“东莞学习论坛”、“读书节”、“图书流动服务车”,各镇村举办了特色鲜明的广场文化活动。为了倡导和谐文化,2006年初,东莞开展了城市精神大讨论,“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也成为全市和谐文化的主旋律。同时,开展了“温情东莞三联系”系列活动,即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本地户籍居民与外来暂住人口的联系,加强企业老板与企业员工的联系,倡导情感关怀,增进沟通理解,构建和睦共处、和谐共进、同舟共济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对东莞的认同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二是以优质教育培养人。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东莞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1989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6年全市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6%。东莞市在保证增加教育经费、统筹协调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他们大力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选拔校长教师参加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选派校长出国挂职学习和轮训,开展英语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聘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高级研修、业务技能培训、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专题教育,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和道德水平,为提供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是以创新创业激励人。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年轻人中出现了一些好逸恶劳、无所事事的现象。为培养新一代人吃苦耐劳和经营能力,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近年来东莞市加快实施了“创业东莞”工程。构建了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向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通过使用《劳动力资源应用平台系统》,对劳动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对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实现信息化管理。从2006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青年人就业培训补贴,努力营造崇尚劳动、激励创业的社会氛围。长安镇对考上大学的青年人,给予学费资助和补贴,直到学业完成;对愿意出去打工的青年人,工资低于本村居民的,由村委会给予补齐;对于参军入伍的,保留户口和村民身份。与以前相比,这个镇的年轻人读书的多了、当兵的多了、打工的多了、入党的多了,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东莞30年来每一次大的发展,都得益于思想解放,得益于市委和市政府求真务实,根据发展的实际,不断作出新的正确决策,并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努力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莞时,对东莞“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的发展道路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东莞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验。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给东莞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展望未来,东莞人充满了信心。他们提出分两步走的宏伟目标: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50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成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名城。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体制法制健全、社会和谐进步、生活富裕安康的现代化城市。

来源: 人民日报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广东东莞"千元红包"发了1.9亿 近20万人受惠
广东东莞15吨新鲜番茄作武器 上演"番茄大战"
东莞代课老师薪资明年至少加2万 粤公务员考试英语作文写祝酒辞
东莞部分镇区将提高代课老师薪资 明年至少加两万
广东东莞统计局官员否认东莞房价直降50%说法
深圳8月1日起启用居住证 暂住证取消 东莞派发红包将超过3亿元
广东东莞向困难人员派发红包 当地称能够承担
东莞红包因超支发放延后 成都政府大楼堪比中南海 搬迁未经批准
总额1.2亿:东莞红包发给了谁 广东称2012年工资将比2000年翻两番
东莞发亿元红包震撼中国 有人为获补贴哭穷(图)
东莞汽车保有量激增 汽车维修行业迎来商机
东莞"派糖":低收入市民每人发1000元减轻物价压力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我国研制交付尼日利亚的通信卫星因故障失效(图)
我国公布世界上最清晰完整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