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将进行3至4次轨道相位调整 迎接神八

2011年10月01日11:5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天宫 相位调整 轨道高度 交会对接 复合胶体 对接机构 近地点高度 神舟系列飞船 天宫一号 生命保障系统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继昨天凌晨一次变轨后,“天宫一号”晚些时候二度“抬腿”,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为把自己安顿到一个最舒服的轨道,昨天凌晨1时58分,“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到第四圈,做了一个优美的变轨,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

昨天下午4点多,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二度变轨,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为后续交会对接奠定基础。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近地航天器发射后,受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其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通过轨道抬升,预计可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至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燃料。

据介绍,后续将对“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等分系统进行测试,持续7至10天,以确保满足交会对接要求。在“神八”发射前20天,“天宫”还将做3至4次轨道相位调整,迎接“神八”到来。

有关专家表示,进入在轨测试轨道后,地面人员展开测试,检验“天宫一号”上的交会对接机构,及各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稳定性,并利用搭载的有效载荷,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活动。

载人环境提前建立

据中国航天员中心介绍,“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已经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在航天员入住前,“天宫”将提前建好载人环境。

环控生保系统专家李英斌介绍,人在太空生存,必须依靠航天器提供适宜的氧气、湿度、温度和压力等。尽管历次神舟任务已在这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但“天宫一号”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很多产品要长期经受温湿度、振动冲击、真空低压、失重等多种特殊环境考验。

“天宫在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前,已经无人运行了好几个月,内部的设备、材料会释放微量有害气体”,李英斌说,长期在轨飞行,对舱内微生物指标和可吸入颗粒物指标提出严苛标准。

为此,他们专门研制微量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带入微生物净化装置,采取综合手段对舱内气体高效净化,打造高度洁净的环境。

宜直接用肉眼观测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昨晚在天文馆尝试观测“天宫一号”。他介绍说,以北京为例,目前有两次观测时间,大致在晚上6点左右和7点左右。但昨晚第一次过境时天色不够暗,第二次又飞行太低,均未看到。

“天宫”每天飞过同一地方的时间均不相同,朱进解释说,因地球自转并非整24小时,“天宫”也会进行变轨、变速等,因此观测需精确到分秒,“守株待兔”。

在天气好、光线暗、遮挡物少的地方,看“天宫”只需定点抬头,不必借助天文望远镜。朱进介绍,“天宫”适合直接用肉眼观测,天文望远镜能看到的范围很小,“天宫”一旦飞临上空,就几秒时间,很可能捕捉不到而错过。

“比北斗星稍微暗一些,比国际空间站也暗,因为它要小得多,反射的天阳光照少”,朱进说,估计“天宫”在亮度上,类似于一颗二、三等星。接下来几天,天文馆将继续观测,并用微博等方式适时预报时间,让大家一睹“天宫”在夜空中的芳容。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