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03月20日16:4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传承创新 中职教育 藏区经济 职教模式 甘肃人民广播电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4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州委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藏区政策,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加快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奋力加快“五大甘南”建设步伐。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28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按照省上统一调整后的基数确定),增长25%;大口径财政收入18.2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2元,增长16%;农牧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027元,增长18%;城镇化率达到3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为此,我们重点在以下九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全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继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把扶贫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举全州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坚持以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实现基础设施、富民产业、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实施整乡推进10个、整村推进100个,实现33个重点乡镇、200个重点村脱贫,确保扶贫对象收入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玛曲县整体脱贫,舟曲县基本脱贫。全州减少农牧村贫困人口7万人。

立足各县市特别是贫困乡村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方位扶持发展牦牛、藏羊、藏中药材、杂交油菜、优质青稞、设施蔬菜、经济林果、苗木培育、山野珍品等覆盖千家万户的多元富民产业。着力引进培育一大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畜产品初级加工和市场营销小微企业,突出扶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脱贫路,努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各级政府要主动承担扶贫攻坚基础设施的建设责任,力量向薄弱地区倾斜,工作向更高标准迈进。加快贫困农牧村道路建设,实施好交通扶贫行动计划。加快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年内再解决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牧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广光伏电源,集中解决好4000户无电农牧户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用电问题。改造农牧村危房6000户、牧民帐篷3000户。

坚持群众自愿、就近可行、讲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1万人左右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把人均8000元补助资金的75%用于住房建设,再协调落实每户5万元的贴息贷款。把搬迁群众全部纳入农牧村危房改造计划。坚持以县为主、州级协调,整合农牧村各类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全面加大扶贫攻坚金融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双联”惠农贷款投放10亿元,扶贫贴息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妇女小额信用贷款也要 “应贷尽贷”。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在贫困乡镇设立服务网点,实现乡镇服务网点全覆盖。

把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尽最大能力对有培训愿望的“两后生”进行学历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内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4000名,培训青壮年劳动力5万名,到2016年实现新增“两后生”和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全年劳务输转13万人,力争创收18亿元。

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把州级10%和县市20%以上的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列入扶贫专项预算。积极引导国家和省内援藏各单位的帮扶资金、项目投向扶贫攻坚,着力推进与各帮扶单位在主要行业领域开展市场化双向交流合作。将天津市援藏资金主要用在临潭县,并逐步扩大到卓尼县。突出县市和乡镇、村组的责任主体,落实扶贫攻坚“一票否决”责任制度。

二、全面推进“3341”项目工程建设,继续提升跨越发展的项目支撑能力

围绕打造生态建设、产业转型、扶贫攻坚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一批整乡整村整流域推进重大项目;围绕实施交通体系、信息工程、城镇化三大基础建设,实施一批公路铁路和城乡一体化重大项目;瞄准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畜产品加工龙头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多元富民产业四大产业方向,实施一批发展导向清晰、比较优势明显、覆盖面广的重大产业开发项目。全面动员,聚焦发力,全力落实“十二五”藏区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项目。年内新建续建发展项目760个,力争完成投资162亿元。

着力改善全州交通通行条件。争取开辟夏河机场西南地区新航线。临合高速全线贯通,合冶、尕玛、宕迭、夏河县城至机场4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全力推动“三省四州”九条省际连通公路体系建设。加快夏河至青海同仁二级公路建设进度,力争玛曲至久治、玛曲至玛沁和碌曲至河南县3条公路开工建设。临洮至新城至西寨、峰迭至代古寺等二级公路项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兰合铁路支线合作段开工。力争西宁至合作至成都干线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复。着力实施好45条农牧村公路及临潭交通扶贫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提升县乡公路养护质量和水平。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引洮济合”全线开工,“引洮入潭”完成主体工程。实施合作、夏河等六县市中小河流治理。争取玛曲县城引水工程开工。建设代古寺、勾洁寺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扩建丁字河口110千伏变增容工程。投资6366万元,新建和改造八县市10千伏以下线路工程。规范水电站开发建设,监控保障生态用水,积极恢复生态环境。

推进信息化工程,电信、移动、联通投资3.7亿元,建设494个基站。尽早开通4G通信业务,实施以宽带网络覆盖、综合视频监控等为重点的“数字甘南”建设。加快邮政服务“三农”网点建设,改善投递、邮运服务条件。

重点做好玛曲格萨尔金矿、碌曲忠曲金矿等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除、生态环境保护和后备资源探查,确保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黄金加工企业在州内建厂生产。实施好投资1.52亿元的14座尾矿库治理工程。加大对圈而不探、以采代探、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支持祁连山安多公司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

创新招商机制,用好引资平台,重视以商招商,“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围绕畜牧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和市政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组团招商发展。争取兰州新区甘南产业园建设。在重视培育和扶持本土工商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力争新签约招商项目50个,引资50亿元。加快项目落地进程,实施好在建的招商项目。

三、突出加快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持续增强区域首位产业发展活力

加快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这一区域首位产业发展,全面深化农牧村改革,深入实施“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级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着力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加大牦牛藏羊良种繁育力度,重点发展犏雌牛(奶牛)养殖、牛羊育肥和草产业。启动实施牦牛全产业链开发规划。进一步扩大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舍饲养殖规模,提高牛羊育肥水平,切实增加群众收入。落实好牦牛藏羊政策性保险补贴。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严防重大疫情发生。大力开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实用技术、管理技能、营销方法培训。加快牦牛藏羊五大产业带棚草水电路机配套建设。完成农牧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推进土地(草场)依法合理流转。牦牛、藏羊的出栏率、商品率比上年再有新的提高,存栏适龄母畜达到120余万头(只)、犏雌(奶)牛18万头,出栏牦牛、犏牛42万头,藏羊98万只。全州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以上。

以非公有制经济为载体,依托特色优势养殖业,联动推进高原生态特色畜产品加工业集团化发展。着力消除各类行业限制和市场壁垒,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安多畜牧产业园达产达标,雪顿乳业按期建成投产。加快华羚、燎原、高原生物等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步伐。有条件的县市,力争在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上有新作为。推进质量振兴计划,努力打造“高原、绿色、生态”品牌,催生一批甘肃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

做大做优特色种植业,力争藏中药材种植达到30万亩、杂交油菜8万亩、青稞基地5万亩。建成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宜区域继续扩大设施蔬菜建设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并抓好5个高原夏菜标准化育苗小区建设。新增经济林果5000亩、苗木3000亩、林下畜禽养殖1万头(只)。争取将舟曲、迭部、卓尼三县纳入国家核桃产业发展规划。

建设中藏药材研发基地和交易中心,抓好投资7800万元的佛阁藏药、百草生物科技公司藏药生产线技术改造,推进藏药生产换代升级。扶持发展土特产及山野珍品加工企业。落实国家对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推进民族特需用品规模化生产。

四、着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深度融合发展是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思路,将甘南九色香巴拉综合景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大景区谋划建设。加快当周草原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完成“天下黄河第一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投资1.9亿元,实施桑科草原、则岔石林等19个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投资1.8亿元,完善腊子口、大峪沟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依托全州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山水生态游、红色文化游、民俗体验游。拓展高端旅游市场,加强与周边省邻近市州旅游深度合作,打造西部精品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485万人次,综合收入22亿元,分别增长25%和30%。

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南板块建设,完成自然景观、文学艺术、节庆赛事等19类文化资源的普查评估。力争10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立项建设。加快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州多功能体育健身中心建设。投资1.45亿元,推进拉卜楞文化、白龙江流域民俗生态文化等产业园区发展。加快羚城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继续扶持唐卡、洮砚、藏香等特色文化产品做大做强。鼓励州县文艺团体创排一批贴近群众、面向市场的特色剧目。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2亿元,增长38%。

着力发展城市及周边村镇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新业态,扶持发展“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乡村旅游。鼓励开发民族建筑、民间工艺、民俗风情一体化特色村寨和农家乐等旅游产品。在县城和景区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健全和完善旅游综合协调、市场(安全)联合执法、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开发以网络、手机终端为主的甘南“智慧旅游”系统。创建星级饭店和绿色饭店,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