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03月17日16:2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保税物流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温热害 师资建设 惠农政策 转企改制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建筑节能标准 构建和谐 工业遗产

二、全面落实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举措

(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方向,深入实施两计划两工程,着力抓好新冶钢特殊合金棒材技改、东钢搬迁、新兴管业环保升级整体搬迁等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正威电子信息、黄石生物环保等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沪士电子、华纳国际铜箔、斯堪维亚机床、西塞山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链延伸和集群发展,逐步走出经济发展对采矿经济的路径依赖。坚持一企一策,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突出抓好小微企业协调服务,力争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0家以上。认真贯彻国家、省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确保完成省定任务。积极申报国家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市,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加快具有黄石特色的住宅产业化步伐。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挤出模具、汽车零部件、循环经济等产业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行列,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组建黄石智能输送装备、特殊钢、涂镀板、畜禽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黄石分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支持劲牌、鑫东等企业申报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积极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加快推进原黄石实验高中片商贸项目的引进改造、万达广场、一轴摩尔城等项目建设,建成武商摩尔城,建设一批社区便利店、连锁店和农贸市场。以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支持蓝溪国际、鑫大地等物流企业扩大规模,加快推进阳新荻田物流产业园、棋盘洲粮食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来黄建立物流仓储中心、区域结算中心,大力发展一体配送、电子商务、金融租赁、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推进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面落实早餐工程、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做大做强服务业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支持铁山区打造世界铁城,加快以东方文化园为核心的东方山景区开发建设,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力推进阳新仙岛湖蓝海一号、铁山喻家垅旅游文化产业园、东楚传媒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坚持对接大武汉、发展乡村游思路,全力开发沿长江、沿磁湖、沿大冶湖、沿城际线和沿高速路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农家乐和生态景区。积极发展养老和健康服务业。

(二)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着力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按照方案化、项目化、工程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各项创建工作。积极申办湖北省首届园林(园艺)博览会,举办黄石首届园林(园艺)博览会。突出抓好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绿化建设,推进江边、湖边、铁路边、干道边、城镇边的绿化洁化美化,建设五边三化生态治理示范区,重点实施磁湖湿地公园、磁湖南岸滨水景观、老下陆生态新城、城市森林公园、团城山公园扩园等项目建设,完成大泉路、广州路、106国道、河西大道、矿冶大道二期等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继续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制定实施治山、治水、治土、治气行动计划。继续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按照有序、有限、有期的原则,关停沿江、环湖等重点区域80%以上矿山。大力实施内源削减、水体修复、生态调水等重点工程,加强以磁湖、大冶湖、网湖、保安湖和富河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联单管理制度,加大对重点污染源及危化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全面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制定雾霾综合治理措施,加强餐饮油烟污染、垃圾无序焚烧、农村秸秆焚烧治理,全面推进城区禁鞭,促进空气质量有效改善。扎实抓好节能减排,深入开展全市五小企业和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专项行动,关闭五小企业348家,整治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438家。加快实施燃煤电厂、水泥厂脱硝工程,中心城区全面实施65%低能耗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统筹推进机动车、建筑扬尘等污染物防治。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加快推进大冶有色城市矿山示范基地等循环经济项目,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强化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理念,按照集约发展、布局协调、结构合理的要求,启动编制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一批重点城镇规划。认真抓好省、市四化同步10示范乡镇试点建设,支持县域中心镇加快发展,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产业支撑型、文化旅游型、生活宜居型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个性化城镇,加快建成一批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的中心镇或特色镇。着力推进100个美丽乡村建设,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记得住乡愁。研究制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创造公平的就业、就学、就医和居住环境,解除农民进城后顾之忧。

大力推进旧城改造。高起点编制城区旧城改造规划。抢抓全国推动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推进磁湖北岸、财校片、市建村片、人民街等项目改造升级,启动实施十三排、王家湾等棚户区和胡家湾片区3000亩改造工程,打造磁湖商务区。以完善市政道路、管网、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新、老下陆片区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力度,改造冶钢泵站和河口、西塞、老下陆、东钢等4座排洪港,全年疏通排水管网60公里,确保城市排水畅通。推进城区背街小巷刷黑改造,维修改造城市道路、人行道2万平方米。认真做好三环锻压、新兴管业等合规企业退城入园扩能工作。

全面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编制新区各层次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管理全覆盖。加快推进月亮山、黄思湾隧道和大冶湖南北滨湖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新区功能。全面治理环湖区域矿山开采和污水直排、违法填湖、围栏养殖等行为,实施退田还湖工程,推进环湖生态、绿色通道保护与建设。

着力推进城乡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启动沿江大道工程建设,加快东方大道、发展大道、月亮山路灯道路建设改造。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布局,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场泊位500个,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完成全社会交通投资70亿元,开工建设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武九客运专线大冶至阳新段及沿江大道城区段,基本建成新港进港铁路。加快推进棋盘洲港区二期、团城山客运枢纽站等项目建设,做好河西大道综合改造工程收尾工作,完成黄富公路改造升级,建成106国道一级公路阳新至大冶段、阳新至武汉一级公路阳新段,力争开工建设黄石至阳新快速路,改造农村公路150公里。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管理疏导工程,制定便民市场布点规划,合理设置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开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提高城区道路通畅水平,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和政府监管机制,完善城市垃圾收运体系,整体改善城乡环境卫生。

(四)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减少弃耕抛荒,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农业信息化和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落实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惠农补贴资金有效整合的方式和途径。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工业化、生态化、产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大冶农产品加工和阳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壮大畜禽、食品饮料加工和现代渔业规模,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业品牌。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提高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准入门槛,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一批星级山水农庄、度假村和休闲基地。推进油茶、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涉林产业发展。支持工商资本下乡、能人返乡创业,加快土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流转集中,培育农业新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大冶市保百强、再进位,支持阳新县奋进全省县域经济二十强。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开工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塘堰整治等各类水利工程2300处,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系统,支持大冶市推进村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阳新县加强偏远城镇垃圾简易处理设施建设,建成陈贵镇、灵乡镇、还地桥镇污水处理厂,启动富池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一)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试行委托社会组织代行,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重心下移、理顺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抓好西塞山区简政放权改革试点,支持西塞山区争创全省同类第一城区。抓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赋予试点镇县级管理权限。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推行公务员聘任制和事业单位雇员制,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推进行业协会改革,提高行业协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完善市本级与城区、开发区的财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行三公经费公开,确保财政资金使用透明、规范、高效。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探索建立全市范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和信息公开制度。

创新投融资机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企业上市、股权交易和企业债券发行,确保2-3家企业挂牌、上市,抓好市城投公司三期和众邦公司债券发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增强金融资源集聚能力。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机制,开展森林政策性保险。完善融资担保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充全市担保机构资本金,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全市融资平台建设,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完成美尔雅改制工作,继续推进东贝集团、工矿集团等企业深化改革,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全面推进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的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全市文艺院团等国有经营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执法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质量兴市工作,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化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不断完善多元社会治理结构,争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

(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沿江开放开发。抢抓国家依托长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的战略机遇,按照江城联动、江湖联动、江路联动、江园联动的思路,编制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交通集疏运建设等专项规划,关闭沿江非法及不符合规划的码头。统筹推进沿江产业发展,支持新港(物流)工业园围绕建设亿吨大港,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推进口岸配套设施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确保黄石(B型)保税物流中心6月30日前封关运行。支持黄石港工业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西塞山工业园申报省级高新区、阳新滨江工业园发展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打造沿江经济走廊。加快推进进出口企业孵化中心和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大外向型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十五冶、华新、有色等企业开展境外承包工程、境外投资等业务,推动外经外贸加速增长。

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按照投入产出、科技含量、集约用地、节能减排、税收贡献、建设周期六度评价标准,围绕10大主导产业,制定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建立全市统一招商重点项目库和信息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完善产业链招商运作机制,加强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产业链和环保审查-项目落地全过程统筹,积极探索企业化招商、中介招商、代理招商和网络招商等方式,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全年新签合同重点项目130个,新开工重点招商项目120个,实际到位资金700亿元以上。继续实行项目建设专题推进机制,加快推进716个、总投资2237亿元导向性计划项目,确保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激光技术运用产业园等395个、总投资1177亿元的在建项目顺利实施,永康五金机电城、浙楚联盟零部件精加工等321个、总投资1060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园区开发建设。市开发区重点抓好金山大道东延、庆洪路南延、章畈路等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完成七通一平1万亩以上,引进项目合同投资额450亿元以上。工矿废弃地试验区重点推进光谷工业园区路网建设,确保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支持大冶开发区和灵成工业园提档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阳新开发区发展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确保入园企业80家以上。支持下陆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和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区,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规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