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舍身取义,虽死吾往矣
“用几百人打几万人,烈士们明知后果,但是还是要去做,这是以身殉国,来唤醒四万万人们。” ——孙中山
对一场被后世认为无异“飞蛾扑火”的起义来说,死亡来得是那样迅速。
“下午5点25分,广州起义开始。敢死队员脚穿黑面树胶鞋,腰缠炸药,手执枪械,一路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几乎全军覆没。”小东营5号内,至今仍保存着当年两广总督署衙门前的一对石狮。其上密布的弹坑仿佛在向记者诉说那一战的残酷。张磊告诉记者,林觉民其实手无缚鸡之力,战斗发生后不久就腰部中弹,被敌人俘虏。“很多起义者都和他一样,战斗力很难与训练有素的官兵相比,都是凭着理想的支撑,以蚍蜉之力,去与大树硬撼。”而据记载,还有一些白发老者甚至是身体残疾者,也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们的生命几乎是在被收割,结局可想而知。
就在林觉民受伤被俘时,紧随黄兴冲出敌人包围的方声洞,却在遭遇另一队前来接应的革命者时,因误会发生枪战,令人扼腕地死于当场。
“方声洞被误杀,足见当时起义情势的混乱。”张磊表示,因为清政府已事先得知了起义消息,加大了盘查搜查力度,导致部分起义武器和人员没有到位,既定部署被打乱。“原先10路人马同时举事,后来演变成黄兴一方被迫仓促发动,兵败如山倒。”
事后,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公审林觉民,“林执意席地而坐,用英语应答,面对劝诱不为所动。”其气节甚至让张、李为之心折,据记载,“李准下令去掉林觉民的镣铐,甚至为其亲捧痰盂。”而张鸣岐则如是评价这样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被关押期间,林觉民米食不进,几天后被押赴刑场,神态从容,慷慨就义。
与林一起被处决的还有其他一些革命者。“当年当日,慷慨赴死者比比皆是,从容淡然得令清吏胆寒。”在田苹口中,记者听到这样的讲述,“宋玉琳,于刑场上大讲革命事业之争议性,令问官无言以对,遂笑而赴死;饶国梁,在临刑前高呼‘生何荣焉求仁得仁,死何憾焉’;陈可钧,被害前怒骂清吏‘尔等利欲熏心,血液已冷,乌能知此?’;李雁南刑时求速死,让刽子手‘用枪从口击下’,饮弹而死……”
其后数日,在城内革命人士的努力下,林觉民、方声洞们的遗体被运至现在的黄花岗烈士陵园处埋葬,这群“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的热血男儿,终得一掊安息的黄土。
“其实革命者们事先已知起义消息泄露,却还是义无反顾。”接受采访时,张磊动情地告诉记者,对时局的强烈不满,对救国的迫切期望,还有这些进步青年们心中怒放的理想之花,让死亡在那个年代,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归宿。
张老的话让记者想到了“注定”这个词——13岁的林觉民,曾在科举考场上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7字后洒然离去;17岁的方声洞,只身赴日投身拯救民族兴亡的大业——或许从那时起,他们便注定了会有今日这番悲壮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