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张力军副部长,2009年我们国家煤炭消费总量达到了30.2亿吨,首次超过30亿吨。按照道理说,污染物排放量应该随着煤炭消费量而增加,根据总理报告提出的,我们国家的二氧化硫及化学需氧量较2005年分别下降13.14%和9.66%,这个“一升一降”看起来有点矛盾,我想请问张副部长这个账是怎么算出来的?谢谢!
2010-03-10 15:45:49
- 张力军: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国进入“十一五”的四年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应的各种物资的消耗,包括能源的消耗也确实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这个形势下,国务院才提出要实行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目标。这个减排不是万元GDP的强度减排,而是总量减排,所以这项工作难度是非常大的。
2010-03-10 15:46:16
- 张力军:
由于各地、各部门、相关企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污染减排还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个效果可以从环境质量的变化上得到认证。2009年,全国地表水759个国控断面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29%,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比2005年下降24%。浓度值的变化仅从这两个指标上看,我们环境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
2010-03-10 15:48:05
- 张力军:
这个成绩的取得,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成立了以各级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在组织上就保证了节能减排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我们严格了污染减排的责任考核,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的减排进度,并且把减排考核的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以及企业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2010-03-10 15:48:12
- 张力军:
比如山东省对没有完成年度减排目标的市县主管领导给予了行政记过,以至于撤职的处分。再比如广西自治区对治污不力的47位市县长进行了通报批评。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二,打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强有力的政策。
2010-03-10 15:49:43
- 张力军:
刚才,解主任已经讲了,在脱硫的燃煤机组中,给予每度电一分五的电价优惠。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污水管网建设的给予“以奖代补”的资金支持,对于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地区和企业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限批,并责令承担责任,给予必要的经济处分。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比如广东等省,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等地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支持企业,这些都调动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动减排措施的落实。
2010-03-10 15:52:14
- 张力军:
第三,真抓实干,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稳步推进。四年来,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淘汰落后的造纸产能680万吨,这两项都基本上完成了“十一五”的任务。也可以说,提前一年完成了淘汰和关闭的任务。水泥、炼钢、炼铁、炼焦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也进展顺利。
2010-03-10 15:52:24
- 张力军:
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460万吨,基本上完成了“十一五”的计划。全国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了4.61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71%。全国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十一五”计划建成运行14台(套),到去年底已建成并运行了120台(套),同时还加强了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有85%的国控重点企业实现了自动在线监控,保证了治污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谢谢!
2010-03-10 15:52:41
-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第一个问题,有的人说世界气候变化根本不是因为人类的行为活动,是自然的表现,你们认为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第二个问题,你们给出的资料说中国是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国家之一,这是为什么?在中国有什么影响?
2010-03-10 15:52:52
- 汪光焘:
你这个问题和刚才那位记者问我的问题是一样的,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定位?我想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就是人类通过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主要因素,现在是立足这个方面在研究。我想科学家的研究经过了论证,是有道理的。但同时现在也有些科学家认为,采集的数字还不够充分,不够宽泛,数字也有不准确的,我想也是可能存在的。
2010-03-10 15:56:31
- 汪光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讨论应立足于减少碳排放这个事实。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的总量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其历史发展中积累的,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现在多数科学家认为是有直接关系的,这就与石化能源有关,与森林有关,与海洋保护有关等,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讲,减少碳排放本身是合理的,所以我想,不要去讨论在科学程度上有没有要讨论的问题,这个让科学家去讨论。但是作为改变能源结构,应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通过增加绿化来增加碳汇能力,这些工作是应该做的,而且是必须做好的。
2010-03-10 16:01:53
- 解振华: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气候变暖是根据世界各国长期监测、科研的结果,变暖是事实。从监测的结果看,全球近100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度,这是事实。但是变暖的原因在科学性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现在看来,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气体增加,最后造成了气候变暖。
2010-03-10 16:02:04
- 解振华:
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是太阳黑子的变化,或者是生态自然的变化造成的,是以这个为主的。更极端一些的看法,是认为人为的影响对整个大自然的变化来说是微乎其微的。确实,在科学性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认为,应该鼓励继续进行观测、研究,找出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
2010-03-10 16: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