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引起了广泛反响。
不少海内外专家认为,这反映出中国今年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奉行以人为本理念、广开言路、打造责任政府的决心。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令人印象深刻。一个自信的政府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
两会前,腐败和房价等问题高居民众关注度的榜首。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广大民众贡献智慧,踊跃参与。
但媒体不时报道出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中对民众和媒体的批评、监督置若罔闻,有个别官员甚至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张,也被认为是中共传统政治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认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就要进一步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利益多元,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要吸纳好各方的不同声音,从而整合各方的力量。
他认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都在稳步推进。民主中蕴含着各种观点的交锋,蕴含着争论,而争论中就会有批评。从这个角度上说,批评也是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机制。
近年来,中国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方面,有重要进展。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从人代会到媒体,各种渠道都成为不同意见汇聚的平台。其中互联网的作用最为引人注目,华南虎事件、躲猫猫、钓鱼执法、邓玉娇事件……在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事件中,网民都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网络监督所依托的是近4亿中国网民。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上的意见总是高度关注,而且亲身参与。总书记、总理都通过互联网与网友进行过交流。
汪玉凯认为,社会批评力量是一种正面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少走弯路,少付出代价,尤其在社会转型、变革的情况下。
汪玉凯也指出,进一步保证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权利,需要把握好保持政治社会稳定与保证监督权力中间的度;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法治建设,政府要进一步致力于公开透明。(记者 王丽丽 傅双琪 孟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