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凯红:
谢谢黄主任,下面开始提问。今天来了很多外国记者朋友,我们安排全程同传,大家开始提问,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机构。
2018-03-05 14:51:12
中央电视台记者:
过去五年,对中国经济国际上也有很多“唱衰”的声音,国内也有很多“担心”和“焦虑”,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好于预期,请问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谢谢。
2018-03-05 14:51:32
黄守宏: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作出了阐述,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国际上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国内面临着“三期叠加”,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无非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延续过去的老路或者是仿效别人走的路,什么意思?就是说为了应对危机、稳定增长,可以采取刺激的办法、粗放的发展方式,短期内可能把增长稳住或者不至于滑得太多。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实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新路,承受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后劲,通过改革创新来转变发展方式,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选择了依靠改革创新这条路。但是大家都知道,历来走新路不是那么容易走的,你不知道前面会遇到什么困难、障碍和风险,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经济失速、失业增加,引发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
这几年可以说是经过艰苦甚至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挑战。为什么国际上一直有“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有中国经济“崩溃论”等论调,也是这个原因。我们走创新之路,比如说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总理报告里讲的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既在货币政策上没有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在财政上也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财政赤字率一直是在3%以内。经济要应对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要调整优化,我们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个过程里面不可避免地就会面临压力。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几年数据,M2的增长速度在2012年以前是16、17%,甚至有些年份近30%,2013年也是在13%左右,这几年呈下降趋势,去年降到8.2%。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些地方会冒泡。比如,我们经历过“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下子就上去了,我们及时应对了。再比如,股市也出现过异常的波动,我们也及时应对了。汇率也出现过异常的波动等等。每一次异常波动也好、变化也好,只要出现的时候,也是国际上和方方面面“唱衰”中国的时候,但是中国政府可以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了长远的目标,忍受着各种压力。经过努力,我们这条路终于走出来了,现在各个方面指标都在好转,为什么说是“内外兼修”,就是这个道理。但这个过程应该说是艰难的、痛苦的,修炼、兼修总是没那么简单的事情、没那么容易的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回过头讲,如果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走老路的话,那我们可能当时短期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好看一点,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也绝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为什么中国行、中国能呢?因为中国人敢于直面挑战,有超强的韧性和耐力,同样是痛,中国人耐痛的程度要高一点。中国人历来有着为了长远目标在短期忍受痛苦的优良传统,包括今后也是这样的,会继续走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开拓之路,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的创新发展之路。谢谢。
2018-03-05 14: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