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想请张司长介绍一下,973计划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影响方面做了哪些部署和进展?谢谢。
2008-07-19 10:05:10
谢谢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大家知道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制约我们人类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近些年来,受到了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的高度关注。若干年前,大家知道有一个京都协议。去年有一个巴厘路线图,都是围绕气候变化,要求各国履行义务和责任。我们国家,去年国务院已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方案,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科技部也拟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行动专项。
2008-07-19 10:05:39
973计划作为一个基础研究计划,它的布局是具有前瞻性的。所以在973计划启动的第一年,就有关气候变化方面做了一些部署。比如说,大气环流、暴雨灾害、干旱性气候的区域响应。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前瞻性布局。在最近几年,随着大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越来越深,我们又陆续部署了一系列的项目。科技部在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行动方面,以973计划和863攻关集成了一个气候变化的科技专项。
2008-07-19 10:07:21
大家知道地球,包括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体系,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在布局方面就涉及到海洋、陆地、森林、高原等诸多方面,包括大气。希望能够从各个环节研究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在规律。
经过专家测算,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当中要排放将近七八十亿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前面的研究,大约45%到50%会排放到大气当中。大约30%几是要被海洋吸收的,另外一部分是被森林吸收的。但我们还不知道大约还有将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之后,不知道它的下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研究的。
2008-07-19 10:08:56
我们把这部分称为碳失汇。我们在围绕整个气候变化部署了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冰川融化的速度,包括稻田释放温室气体的能力的判断等等,以及我们围绕节能减排方面有一系列的部署。
2008-07-19 10:12:10
一个有趣的发现,除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外,我们还观测到地球碳酸盐熔岩也能够吸收相当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失去的二氧化碳,这部分跑到哪里去了?这可能是一个新的途径。
2008-07-19 10:13:49
所以,我们科技专项的目的有几个:一是认识大气变化、气候变化的内在规律,包括地球本身的演化规律,包括人为排放活动的增加而导致的大气变化的过程。二是通过认识这些规律,还有很多灾害,冰雪天气、暴雨、台风等等,这都和大气变化、气候变化有关,能够尽量提高我们减灾防灾的能力。另外,我们认识了这些规律以后,能够对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我们对在中国的国土上,我们当然受大气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可是气候变化又是全球性的,它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域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响应是不一样的。单单就温度而言,整个中国国土上不同区域的升温和降温是有区域分布的,我们过去所说的三大火炉,长江中下游地区,实际上在过去十几年温度是处于下降的趋势。我们北京的温度是呈上升趋势,区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包括雨水降雨也是不一样的。
2008-07-19 10:14:37
再比如说,青藏高原有很多冰川,冰川实际上是对空气调节,调节大气,以及提供主要水资源都有很大作用,如果这些冰川融化,对水系影响、气候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所以我们有一支相当强大的队伍,在研究海洋、冰川、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系统、包括环境污染物、气溶胶,最终我们能够把这些数据共享、集成起来,能够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规律给出一个预判,这对今后指导我们国家的气候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乃至人类可持续的长久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所有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不同阶段性的成果,而且这些数据、成果提供给有关部门,以及我们参与国际IPCC组织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谢谢!
2008-07-19 10:18:07
我有两个问题,请问梁桂主任,第一个是有关人才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我国的人才政策总体上是落后于开放的政策,所以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到国外和外企,请问火炬计划在尊重知识和吸引稳住人才方面有那些政策成就和不足?第二是有关科技统筹发展的问题,现在我们还存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相脱节的现象,造成一些科研项目落后于企业引进技术,这样使得开发出来的项目没有市场,请问火炬计划在经济和科技统筹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2008-07-19 10:21:56
感谢你对火炬计划的关注。技术创新人才为本。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年来,始终面向市场。以培育优秀的创业者队伍为基石、以发展创业者队伍为己任。二十年来,我们所推动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整个道路,实际上主要是新技术企业的发生和新型的技术所导致的产业的发育和发展这两块都离不开人才,都直接面向科技,作用于经济的层面。比如,我们在新兴技术企业的培育方面,在1987年,火炬计划成立之前的一年,中国的第一家孵化器在武汉东湖诞生。1999年,国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资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正式启动。实际上,无论是孵化器,还是创新基金,或是最近刚刚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政策,都是直接面向企业,而且更多的关注早期成长企业,只要是这解决这些技术性企业死亡率过高的问题。
2008-07-19 10:22:43
无论是孵化器提供的专业性服务,低廉创业成本,以及创新基金对于18个月以内的早期企业的无偿资助,和引导社会资本走向前端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我们一方面是关心比较先进的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所以,我们不是简单地做技术先进性的评价,更多是对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市场前景、资本的构成做整个考量。所以在这样的推动下,我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大致数字是在16万家左右。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育和发展,使得一批批创新创业英雄脱颖而出,大量留学生回到中国开展技术创业。但是我这里需要说明的,就是我们很多技术性的人才,不一定具备创业的能力,他可能在创业的团队里面,在研究院所里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2008-07-19 10:2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