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30年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国新办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举行发布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7年1月30日(星期二)上午10时,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有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公开发表,因此今天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特地举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先生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先生,向各位介绍我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感兴趣的问题。

陈锡文主任已经连续第四年出席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的发布会,解读中央1号文件,在此我们向陈锡文主任表示感谢。下面先请陈锡文主任做简要开场介绍。

(2007-01-30 09:51:03)
[陈锡文]:

大家早上好,首先要感谢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为我们在此举办这样一次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当然也要感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界的各位朋友,冒着严寒来参加这次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

刚才华副局长讲到昨天傍晚新华社授权全文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想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个《意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的1号文件。今天很多平面媒体都已经全文刊发了这个文件。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个文件的内容和情况,我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背景介绍,材料大家手里已经有了,我想比较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些要点。

(2007-01-30 09:57:37)
[陈锡文]:

讲三个问题:第一,关于当前的农业、农村经济的形势。应该说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的农业、农村形势在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每年都发了一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今年是发了第四个。这些文件中都有很高的含金量,政策有比较大的力度,农民得到了比较多的实惠。特别是在2005年10月,中央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并且在全会所制定的党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结束之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得到了全党、全社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同,大家都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因此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在逐步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在进一步改善,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情绪也在进一步好转。正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2006年的农村形势是承接了前几年的好形势,进一步向前发展。

(2007-01-30 09:59:40)
[陈锡文]:

具体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去年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最重的一年,八年中,去年的灾害是最重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仍然取得了相当好的收成。前些日子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先生在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上已经讲到了这点,去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9800亿斤,最后的数字还在核实,估计最后的数字会高于9800亿斤。农民的收入达到了3587元,和前年相比增加了332元,增长幅度扣除物价指数之后达到了7.4%,应该说收入增长的绝对额和增长幅度都是最近几年来比较高的一个水平。

其他的方面,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还有农村的改革,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在税费改革之后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也就是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以及扶贫事业,特别是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方面去年都有比较大的增长。应该说从总体上看,农村形势在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农村的情绪也是比较好的,因此农村社会总体也是很稳定的。

(2007-01-30 10:02:24)
[陈锡文]:

当然,这几年形势好,原因是很多的,我想最重要的是这几年中央制定的农村政策好,各地在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的工作过程中,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从存在的问题看,应该说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特别是一些最基本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比如说农田的水利设施比较脆弱,农业的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农业的技术进步还比较缓慢,整个农业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靠老天爷吃饭,天好收成好一些,气候不好影响就大一些。农村的转移就业门路还不太多,收入增长的渠道还没有完全拓开。总体上看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差距拉大等等这些问题还都明显存在。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要肯定这几年政策好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感觉到我们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还应该增强危机感。

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的要素流失、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等问题,都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快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第一个背景情况。

(2007-01-30 10:04:23)
[陈锡文]:

第二点,讲一下为什么这次的中央1号文件要明确地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我想大概有几层主要的考虑,一个是为了确保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方向能够沿着正确的、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后,得到了广大农村、农民的热烈反响和反映,各地都在积极地向前推进。总体上来看,一年多来比较健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有一些地方的干部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理解上有偏差,所以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有一些地方过多地去关注村庄的建设、房子的建设等等。我们觉得在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情况下,把村庄搞得漂亮一些,把房子搞得漂亮一些,应该是完全有必要的。但问题是如果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没有增加,就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看作是新村庄、新房子的建设,不仅可能使新农村建设脱离中央指出的正确轨道,而且还可能给农民增加新的负担,甚至给乡村带来新的债务。所以,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导向,明确地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建设、把农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这样有利于各地认真地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建设扎实、健康地向前推进。

(2007-01-30 10:07:42)
[陈锡文]:

第二点考虑,这也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必然要求。从我们目前的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看,有利的因素不少,但是不利的方面也很多。特别是在农业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在有些方面还没有扭转恶化的趋势的情况下,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在越来越少的自然资源上当然难度会越来越大。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的人口还在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耕地面积在逐步减少,淡水资源也非常紧缺。从这个角度去看,要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促进农业发展的话,就必须要求农业转变增长方式,也就是要通过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等等方面的现代化,来改变这种传统的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增加资源投入来发展农业的道路;通过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来实现农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

(2007-01-30 10:09:55)
[陈锡文]:

第三点考虑,现在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已经到了需要或者可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阶段。大家都比较清楚,从2005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就明确地提出我们从总体上看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一个可以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建设现代农业,除了农民自己的艰苦奋斗之外,国家、社会还可以给农业以更多的支持,来促进农业现代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我们的一、二、三次产业中,总体上看农业是最薄弱的环节。只有加强农业这个薄弱环节,才能使得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形成一个协调的关系,保证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地、持续地向前推进。

(2007-01-30 10:12:07)
[陈锡文]:

第三点,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直在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家都知道,十六大是2002年11月份召开的,十六大的报告是江泽民同志做的,在那个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来要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十六大以后,在历次全会上,和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很多事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或者说在新农村建设中,首要任务是要建设现代农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仅符合世界潮流中国发展的现代特征,这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贯的要求。

(2007-01-30 10:12:57)
[陈锡文]:

第四点,这次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际上也是保持了党的农村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刚才华副局长讲到,从2004—2007年中央连续发了四个一号文件,这四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因为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最关键的核心问题;2005年的一号文件是提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因为2004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怎么巩固这个成绩?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看,应该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2006年的一号文件是按照中央五号文件的精神,全面地部署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中国的全面小康建设中最难或者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怎么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应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从前三个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我想这不仅明确了现代农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而且继续坚持地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发出这样一个文件,对于保持党的农村政策的连续性,根据发展阶段逐步地来深化农村的改革,明确农村的政策,引导中国的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是会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2007-01-30 10:14:24)
[陈锡文]:

第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文件的框架性的内容。昨天,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联播已经播发了这个文件的概要,今天各个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都已经刊发了这个文件,从这个角度讲,大家都比较了解,所以我对这个文件就不展开讲了。对文件的理解,我提一个基本思路,我自己的理解,一共是八章35条,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文件的序言,主要是分析当前的农业农村的形势,分析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农业,它的必要性、紧迫性,还明确了在中国推进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原则性的要求。

(2007-01-30 10:16:20)
[陈锡文]: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在中国怎么建立现代农业,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二章到第六章,这五章的内容主要是提出了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推进现代农业,着力要抓好五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强农业的设施和装备;二是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三是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健全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是完善农业的市场体系;五是加强对现代农民的培养,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队伍。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农业从传统农业进一步推向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2007-01-30 10:17:10)
[陈锡文]: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明确了建立现代农业一些最必要的保障,保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文件中第一章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农业,没有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是不行的,因此从政府到集体经济组织到社会,都怎么样来不断地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强调体制保障,这是文件中第七章,明确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创新体制,对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机制、体制方面的保障;三是关于组织领导的保障,这是文件中的第八章,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坚强的组织保障。

我先给大家介绍这些基本情况,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唐仁健主任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007-01-30 10:17:56)
[美国之音记者]:

陈主任您好,我有个问题,有资料显示,当前80%的上访都是由于土地的问题而引发的,在有些地方因为农民失去土地而导致上访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重复上访率非常高。反访的幅度非常难、大。您如何看待上访的问题?如何解决农民因为失去土地而上访的问题?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2007-01-30 10:18:29)
[陈锡文]:

在农民上访中,土地征占问题所引发的问题所占比重比较高,但是不到80%。总体看农村引起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个是土地征占,第二个是村里的财物,第三个是有些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在这中间,土地问题所占的比重确实是比较高的。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几个方面:

(2007-01-30 10:19:37)
[陈锡文]:

第一,从2004年底国务院制定的28号文件中就已经明确,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政府要提高补偿标准。第二,要对失地农民给予就业的培训和服务。第三,要把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三项工作正在逐步落实。今年8月,国务院发了31号文件,也是关于土地问题的,其中有两条对于解决农民失地和补偿问题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一是这个文件明确:所有土地出让金的收入都必须立即入库,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同时,在这些费用的支出中,首先必须保障的是刚才我讲到的三条,对农民的补偿、对农民的培训和就业服务,以及把农民纳入当地的社保体系,这从资金上就规范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收支,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2007-01-30 10:20:22)
[陈锡文]:

第二,过去由于很多土地是为了招商引资而征用的,特别是为了让工业企业投资,很多地方压低地价,甚至零地价,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牌挂制度,不允许低地价。我想这两条对保障农民权益是很有作用的。

再一个,强调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官员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地以GDP的增长作为标志。比如说现在特别强调各地在经济增长中对于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我想,通过这些办法综合治理,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最终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2007-01-30 10:21:48)
[中央电视台记者]:

陈主任您好,刚才您提到,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在这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在基层采访时也听到一些声音,基层的干部和农民希望国家有继续的投入,请问陈主任,今年中央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有没有大的变化呢?谢谢。

(2007-01-30 10:23:55)
[陈锡文]:

农业的基础设施脆弱和技术进步缓慢是中国农业发展中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应该说看得很清楚,这几年在不断地增加对这方面的投入。目前,中央财政这几年来差不多每年在整个农业的投入方面大概都增加三、四百亿。2006年和2005年相比,中央财政用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增加了422亿元。

今年的一号文件大家能看到,里面有一句话是三个“继续高于”,这就是中央明确的要求:今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继续高于去年;第二,中央财政对于农业支持增加的资金要继续高于去年;第三,用在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直接投入要继续高于去年。从这个文件的要求,我想可以这么说,今年对于农业的投入,从中央和地方来看,都会比去年的总量增加,也就是说去年整个农业方面中央财政的支出增加了422亿,今年增长的数量一定会比这个数字大。当然,具体的数字是多大,政府部门正在做预算,最后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后才能向社会公布,但是增加的数量一定会超过上一年422亿的水平。

(2007-01-30 10:24:41)
[南华早报记者]: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到要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征地制度的改革,请陈主任解释一下对征地制度的改革现在的思路是怎么样的?另外,有很多学者提出,农村的建设用地直接流入市场的可能性,请问政府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从您的观点来看,农村的土地改革将来有没有可能让农民直接出让土地的使用权,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再进一步土地私有化的可能性有多大?

(2007-01-30 10:27:20)
[陈锡文]:

我刚才回答美国之音记者的问题时讲到那两个文件,实际上就是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当然土地征地制度改革还在继续推进。刚才讲到今年夏天所发的31号文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性的内容,就是土地审批的责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加给省级政府。因为过去是超过省级政府每年审批的项目,就直接报到国务院,现在要在省级政府批准它年度使用的土地范围之内自己来审核这些项目。也就是说,如果超出指标占用土地的话,省级政府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征地制度改革中,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想会在已经出台的政策上循序渐进地推进。

(2007-01-30 10:28:47)
[陈锡文]:

关于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我知道有一些省份已经正式通过了政府令,比如说广东省。我所了解的是,允许进入建设市场的集体用地,实际上这些地也是原来已经审批同意的集体建设用地,而不是说农田。如果说在一些地方过去办企业等等,政府已经批准了使用一部分土地,这部分建设用地在这部分省份是可以进入建设市场进行置换的。这个政策的倾向,我知道有关部门在其他地区也在进行试点,关键是要看我们的管理工作能不能跟得上去。

至于讲到实行土地私有化,我想在中国目前好看不到这个前景,而且这不是由政府或者党的部门制定政策的问题,这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中国的土地制度不存在私有制的问题。

(2007-01-30 10:30:10)
[路透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有关2006年发生在农村的动荡事件的问题。据您所知,在这些动荡事件中,被杀的、受伤的以及被捕的人的数量,2006年和2005年相比是不是有所增加?

(2007-01-30 10:31:56)
[陈锡文]:

刚才我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的时候已经涉及到的,引起农村的群体事件原因、他们的利益诉求如果没有通过有效的渠道加以解决的话,可能会使一部分群众聚集在一起,向政府表达他们的诉求,我们把它叫做“群体性事件”。总体上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数量,2006年和2005年相比是明显下降的。

你刚才问到的人数的情况,总体上也是明显下降的。现在确实存在着一些情况,就是前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没有能够得到很好解决,或者说解决了,但农民还不满意,在继续表达他们的诉求,这样的情况确实还存在。

(2007-01-30 10:35:28)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现在海外有一种说法,说中国内地农民的素质普遍相对偏低已经成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请问您同意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如果同意的话,未来如何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另外,春节即将到来,但是在一些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农民工讨薪的情况仍然发生,请问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2007-01-30 10:38:25)
[陈锡文]:

这个问题请唐主任来回答。

(2007-01-30 10:39:19)
[唐仁健]:

农民素质低确实是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和制约问题。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正如陈主任刚才提到的,五大支撑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才智力支撑,以前在中央文件中把这个问题提得很高还没有过。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这次文件有三个特点:第一,明确要求加大投入的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都要加大;第二,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和针对性更强的形式,对农民加强培训,而且强调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在家务农农民的种田水平,二是外出就业的农民,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而且文件中对这点特别提到,要在农民中培训一批中高级技工,这个问题非常明确。第三,这次很注意帮助提高农民的竞争能力,强调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另外在农民中也要培养现代农业的经营者,还要提高为他们服务的农村的公共人员的能力,这些都是这次文件中一些新的提法。

(2007-01-30 10:39:32)
[唐仁健]:

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农民工工资问题,应该说目前解决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好。应该说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地方都基本解决了,但是个案是存在的,随着我们工作力度的加大,我相信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2007-01-30 10:41:21)
[陈锡文]:

我再补充一点,刚才讲到农民的素质,唐主任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关于如何提高农民素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有一点是必须看到的,农民素质整体上和城市居民相比偏低,这是历史造成的。特别是长期以来,对农民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在过去的那种历史背景和国家的财力下做得不够,特别是在农民接受教育方面,起点上和城市相比有差异,所以这才造成了农民整体素质比较低的状况。党和政府这几年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我刚才讲到在深化农村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中央在这方面投入的预算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这是过去历史造成的问题,也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同时不断增加投入,对农村进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培训,才能逐步改变这个状况。

(2007-01-30 10:41:59)
[中国日报记者]:

关于农民素质问题,我想细化一下,请陈主任回答这么一个问题。由于农村壮劳动力,包括妇女大部分都到城里打工,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力的老龄化相当严重,他们的技术、知识水平和发展现代农业相比差距很大。请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环境下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昨天北京市社科院发了一个报告,说北京的农民工有310万人,其中57%以上是想留下来在北京生存、定居的,现在农村还能够留得住很多的人才吗?

(2007-01-30 10:43:26)
[唐仁健]:

您刚才提出的这个现象,目前在一些农村确实比较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民想增收致富的愿望,大量青壮年进入城镇,到工业企业务工。这是一个方面。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这种现象也不能看得过重,就是说目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是有的,如果说今后农业吸引力能增强,我想相当一批劳动力还可以回乡。另外,至少可以亦工亦农,这次文件中就特别讲到了,要引导一部分农民回乡创业,也包括创办现代农业企业,这就跟今年一号文件的主旨和希望是一致的。

(2007-01-30 10:49:19)
[唐仁健]:

我们也比较欣喜地看到,目前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也包括其他一部分地区,已经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搞农业企业。但是,我们对目前一些农村存在老龄化、中青化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次文件在最后一部分也特别提到,要解决好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文件中第一次讲到了这个问题。

(2007-01-30 10:51:25)
[唐仁健]:

至于刚才讲到在城镇有的想留下来,其实不仅是北京,也许有的地方比重会更大。但是,总体方针今后还是两条腿走路,就是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这两件事情是并行不悖的。能进城的进城,需要在农村发展或者是转移就业的,两条腿走路。小城镇的户籍改革早已放开,大中城市是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另外,估计今后总的趋势是多数农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还是双向就业。

(2007-01-30 10:53:54)
[香港大公报记者]:

刚才看到材料中介绍,一号文件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要求。我们也知道,现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党群关系紧张的情形,此前,党中央也呼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化在基层。我想问一下,今后农村党的建设如何进行改革?如何推进?

(2007-01-30 10:54:20)
[陈锡文]:

应该说一些地方农村党群关系矛盾比较大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它主要是由于在过去税费改革之前,基层政府直接承担着向农民收粮、收款等任务造成的。进行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从免除的税收中直接受益1250亿元,粮食已经完全市场化流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基层干部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大大缓解了。

(2007-01-30 10:55:56)
[陈锡文]:

当然,中国农村有65万个村民委员会,有将近400万个村民小组,所以要找一些干群有矛盾的地方,找一些故事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总体来看,农村的干群关系是向着缓和、和谐的方向发展的。就像你刚才讲到的,农村基层组织确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它的建设,中央大概定有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在2005年底到2006年上半年,农村普遍进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央要求要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第二,在民政部的牵头下,中央、国务院在督促农村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化。第三,在农村的基层尤其是党组织的基层选举中,要让群众也能参与,很多地方就是由公推来决定党支部成员的提名人选,就是你能不能被提拔为党支部成员,首先要由老百姓认可,老百姓提名,再由党组织进行选举,这样能够保证党支部成员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拥护。另外,这次中央还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政策措施,就是要从优秀的村干部中考聘乡镇工作人员,以及探索他们中间选优秀干部的办法,这也是对村一级干部怎么做好工作、怎么严于律已,给他们很好的激励作用。

(2007-01-30 10:56:39)
[新京报记者]:

刚才陈主任在介绍中讲到在土地征占、财务公开环节,农民利益表达比较强烈,这是因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诉求的渠道太少,还有一些渠道根本行不通。请问在新农村建设中,怎么加强农民诉求渠道的建设?

(2007-01-30 11:02:30)
[陈锡文]: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第八章专门有这部分的内容,就是怎么样来正确地处理农村发生的各种矛盾,因为它毕竟都是农民内部的矛盾,因此有畅通的农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就像你刚才讲的,渠道有没有?有,而且不只一种渠道。但问题是怎么样真正解决老百姓提出的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工作要做到前面,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涉及到农民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办事,尽量减少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甚至不发生,这种矛盾就不会存在,这是一点。

(2007-01-30 11:06:39)
[陈锡文]:

第二,农民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比如说通过组织、村民委员会到乡政府,到县政府,也可以通过党的组织,党支部到乡党委到县党委,也有的是通过信访的渠道,甚至有的通过法律的渠道,通过各种渠道在向上表达。我想各级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克服自己的官僚主义的作风,特别是对农民的利益问题,不能麻木不仁,不能无动于衷,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了解这种情况以后应当及时地、尽力地去解决。

(2007-01-30 11:07:44)
[陈锡文]:

第三,我想在群众表达诉求和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作为有关的部门来讲,接到农民的诉求表达之后,只要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有些解决不了的,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农民同志谅解。也有一些要求,可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未必是合法的,也要和农民讲清楚。第二方面的工作是要引导人民群众,即使你有合理合法的要求,也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理性地表达诉求。通过这样的沟通,我想,政府工作也好、党委工作部门也好,通过磨合,从农民群众中了解他们的愿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讲清事实之后,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去解决。

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

(2007-01-30 11:10:15)
[华清]:

谢谢陈锡文先生、谢谢唐仁健先生,也谢谢各位记者,发布会到此结束。

(2007-01-30 11:11:54)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陈锡文:"一号文件"为何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
陈锡文:超指标占地 省级政府将承担更大责任
2006年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增422亿元 继续加大
一号文件提出人才智力支撑 意在提高农民素质
陈锡文:农村干群关系向着缓和、和谐的方向发展
我国多数农民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是双向就业
陈锡文解读一号文件农民诉求 解决问题成关键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