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段树民,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研究兴趣为受体、转运蛋白、离子通道及其信息转导机制。近几年主要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元信息处理的机理。现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的基础研究”(2000-2004)。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分子生物学家,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主要从事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包括分化与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与疾病模型、 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6.杨泮池,台湾医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台大医院内科主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台大国家级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06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台大医学院院长、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
7.曾益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学家。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8.曹镛,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他是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新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同时并存的难题;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出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片基发光二极管;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之比可高达50%,表明单重态的形成率可以超出公认的25%的概念,提出大幅度提高聚合物发光效率的一个新途径。
9.麻生明,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第五批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10.李德财,资讯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兴趣在于算法设计分析、计算几何学、VLSI布局、算法视觉化、生物资讯、软件安全、数位图书馆、因特网解题平台以及智慧传输系统等。他已经发表超过150篇以上的学术性论文于重要期刊上并且拥有数项专利,尤对计算几何学有杰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