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 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2008年9月25日17:00,梅地亚中心二层多功能厅举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讲解活动。神舟飞船GMP系统专家王南华、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总指挥郑全保、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杨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员刘国宁先生参加了此次讲解活动。
刘国宁:
航天员系统一个是负责航天员的储备充电,第二个就是负责研制飞天舱外航天服。空间应用系统一个是负责研制伴飞小卫星,第二个是负责研制空间材料的一个实验装置。载人飞船系统负责研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王南华老师实际就是我们载人系统的研究员。运载火箭系统是负责研制我们这次发射神舟飞船用的长征2F火箭。我们的郑总和杨总实际上是运载火箭方面的专家。发射场系统就是咱们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控中心系统我上午已经介绍过了,这次主要的变化是新增了一条测量船,还新增了一个测控站。着陆系统仍旧位于内蒙古的中部地区,位置没有变,和神五是一个位置,没有变化。
刘国宁:
第二个方面,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神舟七号出舱活动的一些技术内容,我想介绍一下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的一些区别。舱内航天服实际上是航天员在上升段和返回段穿着的服装,它本身并不具备环境控制及生命保障功能,是要靠飞船来为它提供这方面的保障。它的主体结构也是软式结构,和我们穿的衣服差不太多。当然在充气之后它会变成硬的,可以为航天员提供一些保护。舱外航天服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具有航天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类似于小的飞行器,包括它的供电,包括它的气源,还有它的制冷和湿度的控制都是靠它自身来完成的。
刘国宁:
舱外航天服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两个比较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当时美国、俄罗斯在六十年代出舱的时候,用的是一种软式的舱外航天服,它实际上和舱内航天服是类似的。它能供电、供气,包括温度的控制都是靠飞船来保证的。第二个舱外航天服是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使用的舱外航天服,类似于现在的海鹰航天服。这套生命保障系统我们也叫背包式舱外服,它的生命保障系统完全是服装自己携带的。
刘国宁:
但是实际上,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二代舱外航天服的结构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俄罗斯的舱外航天服和现在的海鹰服,它的生命保障系统是穿在背包里面。另外,航天员如果要进入舱外服,是通过后面把背包门打开,从后面进去。这样,这种舱外服实际是一个人就可以独自完成穿着的。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它的缺点就是因为它的氧气都是在服装内部,如果发生泄露,会导致服装的膨胀。
刘国宁:
当然,服装本身有安全措施,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舱外航天服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当于咱们的裤子和上衣是从腰开始穿脱的。而且像生命保障系统是暴露在真空当中的,这样的话,如果它的氧气泄露,就不会出现像俄罗斯航天服这样的问题。
另外,实际上美国的舱外服工作的压力是要比俄罗斯的舱外服要低一些。这样它有一个好处,它的舱外服相对于软一点,它操作的灵活性要比俄罗斯的舱外服强一些。但它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航天员在穿上舱外航天服之后,在出舱之前有一个吸氧排放的过程,会导致这个过程的时间会延长。这是两个国家舱外服的主要区别。
刘国宁:
后来在国际空间站上,美国人也曾经有一种带有舱外机动装置的舱外服。舱外机动装置相当于舱外服变成一个小的飞行器,它可以通过喷气的方式进行自由的机动,这当然也有它的优缺点。我个人认为,这种舱外服的机动性虽然增强了,因为航天员相当于不受母船的约束,可以任意移动,但是它带来的安全性的危险也是相应的增大了。
现在从舱外服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美国人提出希望将来的服装能够把舱外航天服和舱内航天服合一。另外,能够提高它的工作压力,让它在正常的常压情况下进行工作。这样的话,就能够缩短出舱储备的任务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