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中国计划”再探极地奥秘 极地热在全球掀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0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6年2月9日,我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队员在采集样品。新华社发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落成。新华社发

3月1日,“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参加国际极地年活动——

中国政府1日宣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启动。这标志着第四个国际极地年活动,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拉开了帷幕。

我国在1984年就进行了首次南极考察,但参加具有125年历史的国际极地年活动,还是第一次。

中国“熊猫计划”成为国际极地年核心计划之一

时隔50年之久,又一次国际极地年计划在全世界铺开。据了解,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科学家参加和介入。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成立了国际极地年国家委员会,近20个国家制订了国家计划。

在各国科学家递交的1200项计划建议书中,国际极地年联合委员会最终确定了一批核心计划,“这些计划让人看到了人类探索南北极的雄心”。这些科学研究项目覆盖了170个学科,涉及南极区域的有30个,北极区域的有88个,两极区域的有42个。

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中的核心计划也入选其中。该计划全称为“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其英文简称PANDA,恰好是“熊猫”的意思,因此该计划又被称作“熊猫计划”。

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介绍说,“熊猫计划”将通过一条包含海洋、冰架、裸岩、冰盖、大气、近地空间等要素的综合考察断面,观测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在关键地点钻取冰芯、岩芯、沉积物样品,将现代过程研究与历史演变相结合,研究南极地区与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预测地球系统科学及其关联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未来变化趋势。

“熊猫计划”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极大关注,并吸引了多国科学家的积极参与。

例如,地质学家们对“熊猫计划”所要考察的“冰穹A”地区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希望在这里研究古气候层的变化,还希望通过打钻、取岩芯来研究整个南极大陆的演变过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海博士介绍说。

极地科考取得瞩目成绩,中国科学家期待更多成果。

和125年的国际极地年历史相比,中国开展极地考察的时间并不算长,但20多年来,中国的极地事业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北极黄河站,“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形成了“一船三站”的格局。

我国成功组织了23次南极科考、2次北冰洋地区科考和3次北极科考,积累了大量极地科考经验和宝贵数据、资料和陨石,尤其是2005年1月18日,第21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成功实现了从地面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区域,创造了人类极地考察史上的一个纪录。

目前,我国两个常年南极科学考察站都在南极洲边缘地区,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

有关人士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拓展南极考察的范围及所涉及的科研领域,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将建在南极内陆地区,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论证。

“有关极地的基础研究也正在积累阶段,可望产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说。

中国作为第四次国际极地年发起国之一,除了推出“熊猫计划”外,还将推出北极科考计划、国内外科学家“互动”的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数据共享和公众宣传计划。一直期待揭开更多极地奥秘的中国科学家们,将因此更充分地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而贡献力量。

“极地热”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极地科考需要国际大协作。

现在,探索和认识极地不仅仅为各国的科学家们所热衷,冰雪极地在公众中也掀起了一股热潮。可以说,“极地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极地热’的产生,最大的背景可能在于全球气候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杨惠根介绍说,地球的两极是全球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南大洋、海冰及巨大的南极冰盖就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南极环境提供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物。因此人们非常关心两极的变化。

“作为极地人,我们的感受可能更加真切。”杨惠根回忆起2005年在北极黄河站过春节时的情景:在原本应当最冷的2月,北极居然经历了罕见的下雨天气。

日前,人们又在南极洲深海中发现了一些生物新物种,科学家们认为,新物种的发现与全球变暖不无关系。

不少专家都认为,对于至少锁住全世界80%的淡水的南极地区,如果说不清它的气候的可变性和气候的变化过程,就无法准确预报世界的气候和气候过程。

全面探索与了解南北极地区,“仅靠少数国家的参与和有限的人力、资金投入是难以实现的”。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表示,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极地科学考察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大协作依然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还包含了一些针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活动内容。

“公众宣传计划的推出,会给‘极地热’加温。我们希望公众关注南极和北极地区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以及对于地球其他区域的影响。”陈连增如此期待。

国际极地年——

极地科考“奥林匹克”

国际极地年是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

全球科学家已联合组织过三次国际极地年活动。1882年第一个国际极地年,开创了国际科学界大协作的先例;1932年第二个国际极地年,在南北两极建立了常年观测站和内陆考察站;1957年第三个国际极地年促成了《南极条约》的签订。

伴随着历次国际极地年活动的开展,众多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北极地区相继建立,人类得以不间断地对两极地区持续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观测与监测工作,并且逐渐认识到该地区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拥有宝贵的科学资源。

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对于深入开展极地科学前沿研究,宣传地球科学知识,培育极地科研人才,提高人类应对气候、海洋和陆地等环境变化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极地科考的“一船三站”

“雪龙”号科考船

“雪龙”号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总排水量21250吨,最大续航能力为12000海里。最大航速17.9节,抗风能力为12级以上,能以2节的速度连续破1.2米厚的冰。“雪龙”号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大洋调查仪器设备,可搭载80名考察人员赴极地工作。

南极长城站

长城站是我国首个极地常年考察站,建于1985年,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主要开展极地低温生物、生态环境、气象、海洋、地质、地化、地震、地磁和电离层等科学观测和研究。

南极中山站

中山站建于1989年,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主要开展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海洋、地质、地球化学(陨石)、地理等科学观测和研究。

北极黄河站

黄河站是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2004年建成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为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冰川、海洋、生物学和生态学、气象、地质、测绘等学科的观测与调查基地。

资料来源:国家海洋局网站

专家:极地是天然科学实验室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几千万年来,这个地球的遥远边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平均厚度迄今已达2000米。

南极是一个冰雪大陆,北极则主要由北冰洋覆盖,只有少数岛屿。两极的气候、环境因此有所不同,但这两个极区都对全球气候、海平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活动产生双向作用。

“即便现在来说,两极也算是人类调查最少的区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说。

杨惠根介绍,在南北极,科考活动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大型雪地车只是南极的风景,北极考察需要的是船,各国在北极的考察站都备有自己的小艇或者是专门的破冰船。”

格罗夫山在南极内陆,冰峰密布,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工作地区。曾担任第22次南极科考格罗夫山考察队队长的琚宜太说,最危险的是冰缝,上面盖了一层雪,容易让人上当。“但作为陨石的富集地,南极的诱惑力很大。”

杨惠根是中国北极黄河站首任站长,目前还担任着首席科学家。他介绍说,在黄河站附近,还是完全野生状态的自然环境。而且气候非常多变,能看到大的冰川不断切割山体,把山上的石头都切割下来。

“南极硕大无朋的亘古冰盖,如同一座蕴藏着无数历史上大气和气候宝贵信息的图书馆;南极也是最好的研究地球空间的地区;除了大气,南极还是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宇宙的地方;北极黄河站所在的位置,是研究高空大气物理尤其是极光的理想之地……”科学家们对于南北极的描述充满了爱意。

“极地就像一个天然的科学实验室。”琚宜太说。(余建斌)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2005年度中国极地考察报告发布 20多年来首次
投资6亿元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保障基地在沪奠基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