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九月十七日,中国海军舰艇出访编队为参加中美两军联合搜救军演,快速向美国加州海岸线挺进。(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八月二日,接回杜照宇灵柩的中国专机飞抵北京南苑机场,参加迎接杜照宇灵柩回国仪式的中国军政官员,目送烈士灵柩离开机场。总参谋长助理章沁心、外交部部长助理崔天凯到机场迎接,会见并慰问杜照宇的亲属。(中新社发 廖攀 摄)
2006年是人民军队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
军事训练信息化转型、装备跨越式发展、联合演习……一件件大事以及更多的日常细节,共同构成了中国军队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历程中厚重的一章。
关键词1:长征精神
事件回放:
大校军官于芳在为老红军服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
对于常常倾听老人们回忆长征的她来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上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并不陌生。
于芳的儿子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军官。跟母亲不同的是,在他的认知里,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所经历的那次生死远征仅仅等同于“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等几个有限的名词。所幸,他的许多问号,在70年后各种媒体对历史的人文重读中找到了答案。
短短56天内,共有201万人次参观了军事博物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展览。
记者感言: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长征的每一段艰苦历程中都能找到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注解。
关键词2:训练转型
事件回放:
一次讲话,让石家庄陆军学院副院长崔亚峰少将在广大军迷中成了“名人”。
在“确山—2006”山地进攻战斗演习的讲评大会上,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演习暴露出来的8大类问题——讲成绩不到2分钟,讲问题却用了28分钟。
“演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只看成绩、不找差距,就不能对改进军事训练、促进部队建设起到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演习应有的效益。”这位被媒体称为“黑面导演”和“无情裁判”的军事训练专家说。
2006年的几起重大演习中,参演官兵面对的另一位裁判,是解放军于2005年推出的“部队演习评估系统”。该系统用严格科学的量化结果对战斗力进行评估,让演习彻底告别了“演戏”。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逼真的实战化演习,了解自己距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还有多远。”参加济南军区“前卫—206B”演习的某部大队长赵业光说。
记者感言:
2006年是全军贯彻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大抓军事训练的重要指示,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一年。
展现在三军演兵场上的军事训练信息化转型和求真务实之风,是对中国军队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3:中国制造
事件回放:
作为中国国产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枭龙”实体虽然没有现身今年的珠海航展,但展出的飞行模拟器同样引人注目。现场观众纷纷进行模拟“试飞”,过了一把战斗机飞行员的瘾。
“猎鹰”L—15高级教练机、新舟60涡桨支线客机、“山鹰”高级教练机、“小鹰500”轻型多用途飞机……同“枭龙”一样,一批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用飞机成为航展上人们关注的焦点。
记者感言:
随着“十五”期间装备建设计划确定的任务圆满完成,中国军队装备建设继“两弹一星”后又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武器装备体系总体上实现了由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由仿制为主向自主研发为主,由第一代、第二代为主向第三代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4:关岛军演
事件回放:
6月16日至20日,在一场代号为“英勇盾牌—06”美军年度演习中,出现了中国军人的面孔。
“观摩活动为中美两国的职业军人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海军副参谋长、中国观摩团团长张磊愚说,“更为可贵的是,这种交流不仅仅在会议室里展开,而且是在走进作战部队、参观武器装备的过程中进行的。”
这是美军首次邀请中方观摩美军单独举行的军事演习。
“两国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话,这次访问就是对话的一部分。”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司令迈克·米勒少将这样评价中国观摩团。
记者感言:
高层会谈、舰队互访、人员交流、联合军演……这一年里,中国军队的对外交往越来越活跃。展现在世界眼前的,是一支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威武之师、和平之师。
关键词5:乃堆拉通关
事件回放:
2006年7月6日一整天,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军官林成洲的相机几乎没有休息。
这一天,中国和印度宣布,重新开放连接中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
“我们两边的边防军人虽然语言不同,但表情是一样的——笑,灿烂的笑。”林成洲回忆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出现在通关仪式上的中印两国商人。这些许多做了十几年生意的伙伴,因为没有开放口岸始终未曾谋面。
从战争到和平,乃堆拉在44年的寂寞后重新迎来久违的笑声。
记者感言:
曾经是对峙的标志,成了互利互信、友好合作的桥梁。
军人生而为战,但和平永远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
关键词6:华益慰、丁晓兵
事件回放:
8月12日,以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感动中国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走完了73载的人生旅程。
华益慰做手术数千例,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现过一次医疗事故或差错;他一辈子拒收红包,对病人没有贵贱之分,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走的那天,3000多人自发前来送行,数不清的挽幛、挽联把送别之路变成了泪的海洋。
丁晓兵,另一位被人们记住的军人。20年前,舍生忘死的丁晓兵在战场上失去了右臂,成为赴汤蹈火的战斗英雄;20年来,忘我的丁晓兵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一次次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他的故事再次感动了中国。
记者感言:
一个是一生为救死扶伤鞠躬尽瘁的医生,一个是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的独臂军人, 华益慰和丁晓兵用不同的坚守方式证明着和平年代的军人价值。即使没有战斗军功章,他们也是英雄。
关键词7:以人为本
事件回放:
北京军区某装甲师炮兵团开设在局域网上的廉政平台有个形象的名字——“网上督察哨”。在这里,每位官兵都是监督员,他们能够直接与国防大学的专家教授连线咨询,定期对机关廉政形象进行测评,对敏感事宜和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直接把自己的心里话发进领导的电子信箱。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军营建立起了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渠道。
同样在增加的,还有以士兵名字命名的技术革新成果,由基层官兵摸索创造、得到军区推广的战法训法,以及受到全军表彰的优秀士官……
记者感言:
尊重比关爱更重要。“以人为本”不仅在于为基层办实事、送温暖,更在于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在“人”的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8:杜照宇
事件回放:
北京时间7月26日凌晨,杜照宇在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希亚姆观察员哨所执行任务时,遭以色列空袭,不幸以身殉职。
年仅34岁的杜照宇是2005年12月被派往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执行维和任务的,他所在的希亚姆哨所周边地区,是黎以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杜照宇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第八位中国军人。1990年以来,我军先后参加15项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人员近6000人次。
记者感言:
“维和”在几年前还是个挺新鲜的词语,今天,无论是中国军人还是老百姓,都已经习惯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建设和谐世界进程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9:扑火英雄
事件回放:
“如果说入伍之初,我还抱有什么浪漫、幻想的话,那么这一场大火可以说升华了我的灵魂……”来自武警吉林森林总队所属净月森林大队的排长韩宇,用缠着绷带的手,为与他一样同在医院治疗的战友们写下了一封信。
5月26日,执行跨省增援扑救黑龙江黑河森林大火任务时,韩宇和他的33名战友在一场阻截火线的战斗中被不同程度烧伤,转移至北京治疗。
消息惊动了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时刻牵挂着伤员的安危,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大火扑灭后,34名武警官兵被国务院扑火前线总指挥部授予“扑火英雄”的称号。
记者感言:
抢险救灾同样是战场。中国军队之所以越来越多地成为抢险救灾的主角,因其组织严密和快速反应,更因其服务人民的传统。
关键词10:军车“打假”
事件回放:
作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刑侦局局长,李建桢大校2006年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却是“打假”——打击假冒军车。
从2006年7月起,军地有关部门在北京、上海、辽宁等9个省市开展了打击盗窃伪造军车号牌专项斗争。目前,已查扣被盗、伪造军车号牌1600余副,打掉130多个盗窃、伪造、买卖军车号牌的犯罪团伙,查处1500余辆假冒军车和一批运输车队。在查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部队还注重加强军车运行秩序的管理与整治,以规范军车运行秩序。
记者感言:
整治军车运行秩序、打击假冒军车,表明了中国军队在和平日久的时代越发珍惜自己的形象和荣誉。(来源:《人民日报》2006-12-26第10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