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没有转化现象解读
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拥有专利成果80余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20%。解读这个没有转化的80%是让人苦涩的。
实现成果转化的不到一成
中华民族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已成为国人共识。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十五”前四年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达到3590亿元,年均增长17.45%,今年的科技投入要达到716亿元,增长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国家下了如此之大的力气,可是效果却令人尴尬。
近日,记者在一次科技座谈会上听到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某知名研究所长痛心地吐露真相说:“国家每年给我们所里的经费好多亿,但取得的专利成果中,100个里竟没有10个能真正转化出来,不要说两年,就是10年之内,能真正实现转化的也就5%,95%还都在保险柜子里锁着呢!”
“这么多都获了奖的成果,竟然找不到几项很有转化价值的!”前不久,一位专家型主抓科技的副省长翻开全省几千项获奖的科技成果查看后,发出了这种无奈与惊诧。教育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
科技成果的转化如此难如人意,问题究竟在哪里?有识之士提出三问:
其一,那么多科研成果究竟有多少算得真正成果?“不要看有的成果煞有介事地是某某评委会评出来的,是有大红证书的,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含量不一定高到哪里。”
其二,科研目的何在?相当多的大学老师及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出论文,一旦论文发表了,职称评上了,或是奖项拿到了,科研也就完成了,而不去考虑其实用性,这样的科研对生产力发展有何益处?”
其三,科技与经济“两层皮”啥时才能解决?一边是有研究能力的人缺少研究经费,有技术成果的人找不到转化的出路。另一边却是,“眼睛都瞪圆了,在那急得嗷嗷叫”--拼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缺乏技术的企业,却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新技术成果。
由单一申报转向全社会征集
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据了解,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0%至80%,而我国只有30%左右。如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后,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
据记者调查了解,正在进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辽宁,为尽快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低的问题,已大胆对科研选题、立项、经费分配等原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与创新,受到社会普遍欢迎。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年初做出走依靠科技振兴之路的战略抉择后,不仅迅速加大了省本级的科技投入,使今年科技经费翻了一番,达到6.1亿元。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为把科研经费用到“刀刃”上,避免研究出来的成果再躺进“保险柜”里去睡大觉,实施了四个重大突破:
在科研选题上实现从“小范围”向“大社会”突破。
辽宁一改以往参与科研选题的范围只是在大院大所及科技管理部门的小圈圈里来回转悠的状况,展开了面向全社会网上征集重大技术项目需求活动,征集到了“能听得到市场脉搏跳动声音”的300余项企业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及建议。
在科研立项上实现从“散而全”向“精而准”突破。
辽宁一改以往每年科技立项时对各个领域都尽量给予考虑照顾的“散而全”状况,对征集来的300余项重大技术需求,组成由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的各路人马,“打到企业里”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然后再多次的反复论证。如曲轴是造大船用的关键部件,但我国的曲轴制造技术一直没过关。辽宁造船企业的订单虽然连2010年的都已定满,可造船的进度却始终受制于从国外进口曲轴的速度。因此,辽宁在最后确定科研立项的项目时,选准了曲轴等能够牵引和拉动辽宁乃至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装备制造、冶金、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等领域里12个重大技术需求专题项目。
在科研经费投入上实现从“撒胡椒面”向“重点与集中”突破。
辽宁改变过去给立项的科研课题经费进行“撒胡椒面”,每项一般仅仅拨给20万元至30万元的做法,实现科研经费的使用向“重点与集中”突破,已把三亿元钱的科研经费全部投到了刚刚确定的12个重大技术需求专题项目上,有的科研立项一次就得到了几百万,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据透露,有几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今年年底或明年就可见到明显成效。
首次把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纳入了对各级政府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
政府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决策者与领导者。为改变一些地方领导对科技“说起来很重要,干起来就忘掉”的现状,辽宁今年已把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细化分解,分成了若干具体考核指标,首次列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
现任辽宁省科技厅厅长的赵明鹏博士,曾在德国留学八年多,并在国内担任过一所高校院长和市长,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有很深的感触与研究。
他介绍说,在德国留学的几年间,从没有听到过“科技成果转化”这个词,因为科研人员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分成两部分,一半人进行“今天技术”的完善,另一半人都是在研究“明天技术”的需要,“科研人员知道研究出的成果的最终产品是什么,然后才进行研究,这样的科技成果还能与市场脱节吗?”因此,赵明鹏博士认为,我国的科学研究要从科研选题立项开始,严格按市场需求,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不能“拍拍脑门琢磨出来点东西”就去立项进行研究,那样势必造成“两层皮”。
评论:科技成果需要“带土移植”
“多引进些外资,多建几个工厂,经济很快就能发展,税收很快也能上来”,目前,抱这种观点的人还真不是少数。其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关键的并不是你引进了多少外资,多建了几座新厂房,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而真正的内在发展动力,就是把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被许多经验所证明了的。
毋庸讳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旧格局,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突破。与经济、社会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要求相比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步伐缓慢。普遍存在成果多、转化少和转化后很难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状况。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20% ,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大约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因此只有不到10%的成果能取得较大效益。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成果普遍需要却又普遍缺乏“带土移植”,即科研人员跟随成果进入企业,按照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和维护。目前,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后往往难以继续提供技术服务,而许多企业的技术人员又不能迅速掌握相关技术。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阻碍了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由于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科技人员“移植”不“带土”,重论文、重评奖、不重视市场的现象普遍。目前大多数科研院所在职称评聘时,过分强调在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篇数,得到什么奖项,而对实际水平、能力和贡献注重不够。由于这种政策导向,导致了科研缺乏形成拳头并解决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成果,难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同时还造成了科研中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影响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提高。
目前,我国科技评估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及地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目前各地区各部门进行工作评估中,没有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指标,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研究出来后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和新的实践当中,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上,更多的深层次问题已日渐显露,急需我们探索新的路子。必须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将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哪个地区,哪个领域抢占了这个先机,经济必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立项机制不改变 成果转化率提高难
王天然院士剑指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正在加紧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经济领域的许多科技创新及攻关课题,应改变目前几乎全部以单个环节、单项技术指标立项的办法,采取一种全新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立项,以更好地发挥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大声疾呼。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有七、八成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转化。王天然院士认为,“我国目前科研项目的立项,几乎都是以单个环节、单项技术指标确立,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天然,我国著名的机器人研究权威专家,曾担任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他主持完成了国家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他主持研制开发的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系列机器人产品,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大量应用,并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分析说,虽然单项的技术性攻关课题也是根据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需要立项,而且评奖时,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作为了评奖的重要依据之一,经济效益不好,科技成果奖是得不到的。
“然而”,他话锋一转,“要提高经济效益,仅仅解决单一的一项技术,一个环节,是达不到的,要靠综合的多项技术,以及涉及到的许多相关的一串问题,需要全部协调解决好。”
王天然院士一直致力于把我国研究成功的机器人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通过多年研究与应用的实践,王天然院士深深感到,“一个单项的科技研究项目,如果从一开始不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立项,那么在实践中进行应用非常难。”
他举例说,一次,他们把自己研制出来的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弧焊机器人,拿到一家生产汽车座椅的企业进行应用,结果,研制出的机器人是一点毛病没有,可经济效益的提高却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目标。
为什么呢?因为用机器人焊接,对上道工序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这家生产企业,上道工序生产出的产品,许多歪七咧八的,机器人不买账,一个一个都给抛出来了。
“这能说是研究出的机器人水平低?肯定不能这么讲,它研究出来的技术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问题就出在,要发挥出机器人在这条生产线上的作用,生产线上的其它配套技术包括管理等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去解决。这样,不管你的科研成果水平多么高,这家企业就是不想再用这个新成果了。”王天然无奈地说。“企业要想用,必须解决企业存在的其它技术、管理、环境等很多问题。可单项的科技课题立项里不包括这方面内容。企业不积极,我们又做不了,挺好的科技成果就这样被搁到一边去了。”
但是,同样是机器人,在华晨金杯的汽车生产线上,就大显身手了。王天然院士感慨地说,华晨金杯生产汽车底盘时,得使劲弯着腰用人工焊接,非常费工费力,用上机器人以后,整条生产线的节拍马上变快了,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高。机器人之所以在华晨金杯发挥出科技威力,是因为它们的生产管理都已规范,其它技术问题也已解决,只差这个底盘的生产工序是薄弱环节。
王天然感到,目前,我国在科技立项时,往往只是要求这个单项的科技成果要达到某个水平。而立项时,并没把这个单项科技成果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中所需要的其它技术及相关配套的一连串问题,全部纳入到课题里面来,所以这些涉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也就无法一块儿得到解决。“这样,就造成了一项很好的成果研究出来后,就再没人管,没人用了。这不仅造成相当大的科研经费浪费,也无法发挥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这令王天然院士感到非常着急。
如果科技课题研究不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来立项,“仅以研究解决单一环节或单项的技术目标立项,那么,研究出来多少个成果放在那儿,可以说它都有用,也可以说它都没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时,有些简单的小问题因为无人过问,这个科技成果再好,也可能始终在那里睡大觉。”王天然院士根据他的长期观察分析认为。
他打比方说,如果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来立项,在那家汽车座椅厂,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同时解决掉,那么,包括机器人应用技术在内的所有攻关成果,肯定可以发挥出很好地作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王天然院士举了美国搞的一个“2毫米工程”的科技创新项目例子。他介绍说,这个科技创新项目确定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非常明确,就是“2毫米”——为了提高汽车竞争力,要求最终达到所有汽车部件组装完成后,误差不许超过2毫米。要把这个提高经济效益的“2毫米”整体目标实现,不仅涉及多项的技术攻关,还涉及到管理、环境等等许多方面问题。那么,他们在整个汽车生产线上,谁影响“2毫米”就解决谁,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整体目标进行,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在国外很有名气。
“其实,美国这个‘2毫米’的科技创新项目,其最大优势在于一切的研究都紧紧围绕着已确定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展开。这样一个整体目标不仅把各科研课题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也把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非常紧密地组织联系起来,又非常自然地形成了各自的分工。所有科研部门、企业都连成了一套,形成一系列技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能进行一块儿攻关解决,经济效益的提高才出现了最好。”王天然说。
王天然院士认为,这种“2毫米”做法,很值得我国在科研攻关课题立项时借鉴。他谈到,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严重。“这方面的科研课题,这一下,那一下的,没少立项,但许多做完了,效果不理想,还有一大堆问题摆在那里没有解决!如果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关闭,是一个办法,但如果能把指标降下来,企业还照样开,不更好吗!比如说,就以降耗要达到几个百分点为整体目标确立一个科技攻关项目,各个单项科研课题与研究活动都围绕这个整体目标展开。”
他认为,这些研究项目中可能有的属于多个单项技术攻关,有的属于跟踪进行管理的改善,有的属于新材料的研究,有的小问题需要稍改动点儿就行。如果不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立项,那些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的小问题就无人会过问。
“确立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就不同了,一切都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统一动作,大家都得从头到尾地一起做下来。用这种打法,我国解决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效果肯定明显!”为此,王天然院士大胆提出建议:
在经济领域里,多数科研攻关课题都应该采取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办法,这么做,就能很快把阻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连串问题逐一解决。
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办法立项,要比确立单项技术指标立项复杂得多,经济领域的情况千差万别,每项要达到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都不一样,而且每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既不能定低也不能定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尽早采取果断措施。
点 评
易卫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王院士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科技攻关和生产实践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如果不明确这一点,科技攻关成果就很难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无疑是各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有背科研的宗旨。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王院士所分析指出的之外,我以为对于应用型科技研究来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界和科研部门在研发过程中的分离。有关部门在立项时更偏重的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媒体效果和研究成果本身的显示度,而忽略了科研工作本身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界真正的系统需求或问题所在是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其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的产业部门一般来说缺少强有力的研发实力和科研投入,创新能力不足。这样的结果,企业基本依靠原有的技术在惯性运行,缺少研创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如果科技部门在对应用型科技项目立项时,缺少对相关企业系统的了解,便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王院士举例所说的机器人推广运用时遭遇的尴尬局面。因此目标不明,产研的脱节,可能是造成了在重大项目立项时往往缺失整体系统考虑的原因之一。
作为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在重大项目立项时,对于应用型的项目,相关企业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从政策层面鼓励研究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组成创新团队参与项目的申请和竞争,建立与之相应的项目评审机制,同时采取多种手段,搭建结合的平台,使得企业和研究部门能够充分沟通并建立紧密合作的渠道,以填补他们之间存在的沟壑,提高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董践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