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夏交替时节,在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上,西南许多民族身着崭新的、五颜六色的、样式不拘,但决不偏离传统的民族盛装。女孩子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盘得好好的,装饰着同她们的服装一样精彩的、显眼的头饰,每个人都化着淡淡的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和那种只属于她们的光彩,并把他们的家乡刹那间装扮成一座人间仙境。
到过西双版纳的人,无论如何都躲不开“泼水节”三个湿漉漉的字眼。傣家的这一狂欢节。让人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欢乐的水从脖颈后面倾倒时的滋味。
说到泼水,有“文泼”“武泼”之分,用树叶醮泼或用口盅舀泼称为“文泼”,显得较斯文。接近尾声时,泼水方式也由“文泼”变成了“武泼”,这时,脸盆、水桶、水枪则变成主要工具,一个劲儿狂泼、猛灌,真切领教什么叫“倾盆大雨”,什么叫“落汤鸡”。傣族人爱水,崇尚水,其性格也柔情似水,因此,被称为“水的民族”。
泼水节,真是傣家的狂欢节。挤在景颇舞队里击打那象脚鼓,感到古朴乐器发出的音响是奇妙之极,忘情地舞蹈,彼此泼得一塌糊涂,直到喊哑了嗓子,笑出了眼泪。人生难得几回大笑,人生更难得几遭忘情的投入。既然如此,就让清凉纯净和真诚的水洗去一切的无奈和造作,返璞归真好了,这大概就是泼水节的真谛之所在了。
满寨子里溅起水花,美丽的姑娘几乎寸步难行,迎面的每一群伙子都可能泼得哭笑不得,那潇洒的小伙子虽能躲避过于猛烈的倾倒,然而当沉静下来准备歇息一下抽支烟时,很可能一桶水会从天而降,随后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丢包做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线缝制,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先是无目的的抛来掷去,后渐渐有了固定的目标,等姑娘有意识的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上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竞赛,傣家儿女在“瞠瞠瞠”的茫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高的高升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它一边喷出白烟,一边“嗖嗖嗖”的尖啸着飞上蓝天,引得人们举目张望,不时发出喝彩声,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与此同时,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的活动内容。
泼水节,泼一盆忘情、幸福的水,让快乐浸透每一寸肌肤……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