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行善者吃亏
广州日报:要让更多的人来捐款需要一种社会氛围,一些做得好的地方这种社会氛围是如何形成的?
王志纲:现在的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氛围,来不断激活这种潜在的慈善力量。最要紧的是,不能让行善者吃亏。否则富人们为什么要行善?如果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可能宁愿把这个钞票埋在地底下,那不就要命了吗?
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1988年底,霍英东开发南沙,我受新华社的派遣去采访他。其间,我与霍英东先生相处了三天。霍英东说,做善举之后,他对钱财有了新的认识。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
就是说,房子再多就像房地产大老板,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就是睡一间房吗,大地主有很多土地不也就是一日三顿饭吗,这些问题想明白以后,他就觉得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真正要流芳千古,做善举是最大的突破,这就是商人到了一定程度最重要的突破。
还有像香港的电影大亨邵逸夫,他也是大彻大悟了。邵逸夫曾患了一场大病。他得救后,广做善举。他从此以后拿出几十亿捐款建了许多学校和教学楼。人的心境一提高后,他反而羽化登仙,到现在已活了100多岁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慈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救赎,他的经历对其他香港大亨也是一个启发,许许富豪纷纷效仿,形成一花涌来万花开的局面。这种做善举就形成一种潜意识、暗示或是时尚。
广州日报:有人说商人的善举也有功利的成分在里面,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王志纲:在目前国内一些捐款的商人,有很大的功利色彩,但在这初级阶段可以理解,或是为了博一个好名声,或者换回政府的某一种回报,或者是换回一种公关效应,并没有到大彻大悟的时候。从这一点来讲,广东的一些老板还是在路上。但不管怎么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一个进步。不管出于什么想法,这些都是值得鼓励的,值得表扬的。
第三次分配是需要时间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了,中国已经有能力和条件来实现第三次分配了。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关键是我们的体制,怎么和谐划一,怎么因势利导,使得中国建立起从第一次分配到第二分配,到第三次分配。鼓励、提拔、表扬、嘉奖行善者,不能让行善者吃亏,也使得这种形式让行善者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