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房办喜事到数字化婚礼的时代变迁
明后天又是双休日,金秋的北京又迎来一个花车满街的结婚好日子。
30年间,北京人结婚方式几经变迁:从借间新房结婚,到新人在豪华酒店迎宾;从收到20多个脸盆的贺礼到亲友越洋发来网上祝福;从穿件中山装做礼服到订购名牌婚纱;从在院子里搭大棚办喜事到流行草坪婚礼、烛光婚礼;从烦琐的单位证明和婚检手续到5分钟办完结婚登记……它们记录下一个时代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如今年轻人说:“结婚让我们自己做主!”结婚越来越成为更加私人也更加讲究个性的事。
1979年
借来的桌子
沿胡同排了一长溜
见证人:曾建兴
谈起自己当年的婚礼,家住朝阳区团结湖的退休中学教师曾建兴现在仍然记忆犹新,“那个年代,我也算是大操大办了,正赶上1979年的春节,举国欢庆,我弟弟从部队退伍回家,一家人团聚,于是就借着办婚礼热闹一下。”
“当时结婚请来亲朋好友超过百人,那就绝对属于大办了。我家当时住在东城区一条胡同的大杂院里,就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大棚,用砖砌了一个灶台,大师傅是我父亲单位食堂的厨师,给人家的报酬是两条烟一瓶酒。然后就开始整条胡同挨家去借桌子椅子,借锅借碗。”
婚礼当天,十多张大小不一的桌子沿着胡同排了一长溜儿,真是够排场。他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那是他爸爸压箱底一直舍不得穿的;新娘子穿的是红棉袄。也没什么接亲仪式,新娘子一家和亲戚朋友都是坐公交车或者骑车来的。当时婚礼也没什么特别的程序,过去北京人结婚那些老礼儿都在“破四旧”的时候破没了,所以他那场盛大的婚礼其实就是大家坐一起吃一顿。他和新娘子给大家发糖,是一种叫“杂拌儿”的水果糖,敬酒敬的是“洋河大曲”,好几块钱一瓶的,算是很高档了。对于那天的饭,亲戚朋友普遍反映不错,油水很足。
这场盛大的婚礼也给曾老师一家带来一点小小的烦恼,在清点亲戚朋友送来的礼物时,他们发现足足有20多个脸盆,写着“毛主席语录”的镜子也有不下10块,还有不少被面、枕头。此外,为了办这场婚礼,曾老师一家向街坊借了100多斤全国粮票,他和弟弟从自己44斤的粮票定量里每月拿出一些还上,还了很久才还清。
“我当年结婚时的新房就是父母把家里的房子腾出一小间,大概六七平方米的样子。这已经很不错了,当时有不少年轻人结婚新房是借的,结完婚各回各家,只能长期分居。那时社会上已经开始流行‘三转一响’,也就是所谓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但是妻子并没有管我要这些,我只是请了个木匠,打了一张床和一个大衣柜。”曾老师夫妻两人就这样开始过起了简朴的日子,相伴走过这么多年,那场“奢华”的婚礼也成为两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